每年考研结束,都会出现有些学生失利,而那些成绩相似的同学却取得了成功,仅仅因为他们院校选择不同。所以才有那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考研是一场信息战,文都教育小编和大家聊聊从哪些数据来判断学校的报考难度,帮助大家打赢这场战争。

一、计划招生人数

这条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招生人数可能差别会很大哦。一般来说,招生越多,录取的可能性越大。当然,同学们要注意看招生人数中是否包含推免。

二、推免人数

很多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除了推免,还有多少招生名额。

三、报考人数

有些学生很热,有大量学生扎堆,竞争很激烈。有的学校专业实力也不差,报考人数却很少,甚至需要调剂才能招满。有的学校官网会公布前几年的报考人数,可以供大家参考近年来该专业的报考情况。对于那些报考人数非常多,招录比很低的院校,建议大家慎重选择。对没有公布报考人数的学校,大家只能参考招生人数了。

四、实际录取人数

有时候学校的实际录取人数与招生计划人数不同,可能会出现扩招或招不满的情况。招不满的学校难度一般不高。扩招的院校可以看一下扩招比例,有扩招历史的院校可能还会扩招哦。

五、报录比

报录比,顾名思义就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报录比直接反映出专业的报考难度。有很多院校报录比奇高,如人大的财政金融学院报录比是57.5:1,浙大的心理学专业报录比是42.67:1。一般学校报录比在10:1,其中的差别不可谓不大。

六、复试分数线

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有的学校同一个专业分布在不同学院,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一般而言,院校高于校线,对考生来说,院线更重要。

七、复试比例

复试比是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的复试比例为1:1.2,但是有些好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复试比例越高,进入复试的人数越多,复试就越激烈。对于初试排名不是很高的同学,复试一次的机会。

八、考研最终成绩计算方式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有的学校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30%,有的占50%。越好的学校复试占比越大。

当然,在择校时还要综合考虑学校名气,专业实力,地理位置,以及自己今后的工作发展。还有时间供大家考虑,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