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法学考研真题的法条分析题需要分析的法律条文仅一条,因此该法条必须是带有一定法学理论的法条,而且这样的法条要么内容较长,要么属于概括性法条,有法条规定内容以外的理论可以回答。以下是文都考研网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一道法条分析真题,供大家参考复习。
【法条分析】(每题15分,共15分)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条第2款:“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答:⑴这是我国刑法有关犯罪中止处罚原则的法律规定。犯罪中止是一种犯罪停止形态,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停止形态。(界定所涉基本概念或制度)
⑵犯罪中止具有如下特征:①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议,即具有中止犯罪的自动性;②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③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④犯罪中止必须有效地阻止了犯罪既遂的实现。(解释构成要件或基本特征)
⑶犯罪中止是一种犯罪行为,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相对于犯罪既遂、犯罪预备而言,犯罪中止是负刑事责任最轻的一种犯罪形态。对于中止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即只定罪不处罚或称有罪无刑。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法律效力或后果)
⑷由于犯罪行为从预备、实行,直至既遂是一个过程,犯罪分子的动机和行为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犯罪中止制度给犯罪分子的整个犯罪过程都预留了积极悔罪的余地和空间。对于犯罪中止的处罚规定能够积极鼓励犯罪分子自动放弃正在实行的犯罪,并促成犯罪分子采取积极有效的行为和措施阻碍犯罪结果的发生,从而减轻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并减轻甚至免除自己所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从对于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上也可以看出,我国刑法对于犯罪中止行为的肯定和鼓励。(制度价值或意义)
法条分析题考查的大多都是重点法条。总则部分可考的法条分析内容基本上包括在简答题里了。大家在简答中结合法条记忆即可。分则部分,着重准备重点法条,即至少考过两次以上的犯罪的法条。分则部分的法条分析题还有一个特点,喜欢考有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法条。考查内容往往是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更多法学考研真题下载,可在文都考研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