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来,金融硕士 一直是热门考研专业,相信2020考研学子也是如此。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20金融硕士考研知识点:货币政策(上),一起看看吧。
1.货币政策目标
(1)货币政策的含义和作用
①含义:又称“金融政策”,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各种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信用规模的方针、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完成其任务,实现其职能的核心所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
②作用:以调控货币流通、货币供给量和信用规模为中心内容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是全方位的。通过调控货币供给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水平;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最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引导储1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①稳定物价;
②充分就业;
③经济增长;
④国际收支平衡。
(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①中介指标选择的标准: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
②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
(4)西方学者关于中介指标选择的争论
①凯恩斯学派:利率。
②货币学派:货币供应量。
2.西方货币政策理论
(1)凯恩斯学派“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操作理论。
(2)货币主义学派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3)哈耶克的中立货币说。
3.货币政策工具
(1)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指货币政策手段。
(2)货币政策三大工具:调整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变动法定准备金率。主要调整货币供应总量。
①调整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率。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减少,从而货中供给量就会减少,反之,货币供给量增加。改变再贴现率是-项被动的政策,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配合。
再贴现政策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再贴现率的决定、调整。这种作用主要着眼于短期调整货币供给量,由于再贴现率在利率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这种调整也具有告示效应;另一方面是对申请再贴现的资格的规定。其作用着眼于长期,主要是改变资金流向。
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在于: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对是否申请再贴现有选择权;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会引起市场利率的波动。
②公开市场业务
公幵市场业务指央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给最。当需要放松银根刺激经济时,央行可买进政府债券以增加货币供给;当需要遏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时,可进行反向操作。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越性体现在:主动性强,买卖总能成交;灵活性强,可以根据变化随时调节买卖的数量和方向;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影响范围广;对商业银行、公众、证券市场都会产生影响。
其局限性是:要求中央银行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实力;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还必须有其他金融工具的配合。
③变动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在商业银行存款中所占比例。(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不仅会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缩减(扩增),还会缩小(扩大)货币乘数,引起银行信用的多倍紧缩(扩张)。
其政策效果体现在: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其他货印政策工具都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
使有超额准备金,其调整也会产生效果;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它的局限性在于:效果太强烈,易引起宏观经济的剧烈震动,不能作为日常性工具;对不同类别的金融机构和存款影响不一致,政策效果不易把握。
其他货币工具:①选择性信贷控制;②道义劝告与窗口指导。
(3)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
表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
①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②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
③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2)西方学者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①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若货币供应量增加,则利率将下降,从而将刺激投资,最终将通过乘数作用而使收入成倍增加。
②货币学派的观点
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无需通过利率加以传导,而可直接引起名义收入的变动。
(3)货币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
①时滞: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影响时滞。
②货币流通速度。
③流动性陷阱。
5.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1)财政政策
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2)货币政策
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表
6.窗口指导:窗口指导是中央银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每季度的增减额,并要求其执行。如果商业银行不按规定的增减额对产业部门,中央银行可削减向该银行的额度,甚至采取停止提供信用等制裁措施。虽然窗口指导没有法律约朿力,但其作用有时也很大。
7.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主要包括利率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及开办特种存款等。利率限额是规定商业银行对定期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利率,目的在于防止银行用抬高利率的办法竞相吸引存款,以及为了取得高回报在资产运用方面承担过高的风险。信用配额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及客观经济需要,分别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分配,限制其数额。流动性比率即流动资产占存款的比率,与收益率成反比;限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目的是为了限制其信用扩张。直接干预指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放款范围等加以干预,如直接限制放款额度、规定各家银行的放款或投资范围等。开办特别存款实际上是特定条件下中央银行为紧缩货币供应量,限制信用进一步扩张而对商业银行采取的特别存款措施。
直接信用控制这一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比较直接和明显,但容易造成效率损失,只适宜于在特殊环境下或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使用。
8.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样一个过程。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内部传导机制,即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二是由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即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
在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一般分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前者的理论思想可归结为:通过货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形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就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表示为:M→r→I→E→Y,在这个过程中,利率是最主要的环节:货印供应量的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与凯恩斯不同,货巾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可用符号表示为:M→E→I→Y。
以上就是2020金融硕士考研知识点:货币政策(上),是不是感觉很简单呢?更多金融硕士考研知识点,欢迎继续关注本栏目,持续更新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