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已到6月,基础阶段的复习已接近尾声。3个月的复习效果如何?文都考研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社会工作考研复习自测题,一起看看吧。现阶段能够列出要点即可,不高要求自己。

20考研答疑交流:514992395【点击一键加群 】丨官网微博【@文都考研资讯

1.当代社会治理理论的观点及对社会工作的意义(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

2.论述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2016年华东理工大学)

3.试述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意义。(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4.结合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与问题,试述社会组织如何有效参与社会治理(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

5.谈谈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系的理解。(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

分析资料:

1.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指以政府为主 导包括其他社会力量在内的行为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各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治理的主体是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客体是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相关的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手段是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商;目标是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社会治理的过程就是协调多方利益关系并将其固定下来,这也是政策化的过程。

社会治理是相关各方在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基于共识而进行的对相关事务的管理,也是一种合作共治。社会治理是多方的共同治理,它强调协商、共识的达成,强调相关各方的平等参与而不是权力的行使或强制。

2.社会治理提出的背景

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既创造了巨大财富也累积了诸多社会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危机,传统的行政性管理方式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如何科学高效地应对和化解累积的社会矛盾与合法性危机,回应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成为政府履行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当务之急。在政府资源和能力有限的客观情况下,党政部门对解决社会管理的危机心有余而力不足。由此,执政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理念,这既是中国政府对传统社会管理危机困境的回应,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社会管理的战略部署。社会治理替代社会管理,意味着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在平等协商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参与社会秩序的维护、确保国泰民安,社会良性运转。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执政党管理社会系统的理性选择,是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与调整。

3.与传统社会管理相比,社会治理表现出以下明显特点

1).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平等性

社会治理最显著的特征是治理主体多元性,在治理的框架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公民都是平等的主体,每个主体地位没有主次之分,主体之间是平等的,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任何一个单一主体都不能控制治理过程,每一个主体都可以与政府一起参与社会、社区公共服务管理。多元主体通过平等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共同治理。

2).社会治理合法权力来源的多样性

在治理框架中,合法权是一个核心要素,传统的社会管理框架中,政府是合法权力的主要来源,拥有单向地位;而社会治理框架中,则强调合法权力来源的多样性,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等在社会治理中拥有不同的地位,同样是合法权力的来源,在治理中拥有发言权与影响力。

3).社会治理过程的互动性

传统的社会管理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控制与服务功能的结合。而社会治理更多的是在多元行为主体之间合作、平等的网络关系,治理的过程是多维的互动,是一个“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4).社会治理工具的技术性和科学性

传统的社会管理的实践主要依靠政府的权力,通过行政命令和政策法规刚性管理;而社会治理的格局是权力、市场、法律、文化、习俗等多元素共生,社会治理的工具更强调技术性,治理的过程要运用多种科学管理方法和技术。

4.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逐渐确立专业地位和制度角色

社会工作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西方社会,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资产阶级的工业革命,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对这些国家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落为弱势群体,大量社会问题诸如贫穷、饥饿、失业、堕落充斥着社会。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思想家、政治家和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长期助人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如果说早期社会工作主要扮演补救者的角色,任务是诊治受助者的问题,解决已出现的困难,那么随着社会问题的多元化和复杂化,预防社会问题成为社会工作的重心。这样,治理-预防,救助-发展就成了社会工作的思路。社会工作不但关注现有问题的解决,而且注重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以提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水平,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社会工作由一门专业的助人方法,发展成一种有效的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和社会管理制度。可见,社会工作发展与社会治理的逻辑起点都有应对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特性。

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能提供服务的领域主要包括:公共救助、家庭服务、儿童服务、老人服务、康复服务、学校社会工作、就业服务、矫治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医疗社会工作、乡村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社会保险服务等。这些服务不局限于物质救助,而是拓展到心理救援、精神支持甚至社会发展。由此可见,社会工作通过在这些日常生活领域中发挥其服务功能,从细微人手,防微杜渐,可以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将社会工作技术纳入到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的体系当中,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

5.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契合性

专业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在理念、专业方法、治理方式和目标上的契合程度甚高,必将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推动和变革力量。

1).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和社会治理的理念契合

社会工作是一个价值为本的专业,以利他主义为专业的价值追求,强调每个社会成员价值的独特性,人格上的平等性,每个人都有权利也有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怀,社会工作主张公平正义,将实现人类的平等公平福祉作为专业的愿景。

社会治理的提出实质体现了多元主体平等参与的合作治理理念,社会治理倡导参与式社会自治。社会治理“着眼于维护最 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强调平等尊重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社会政治权利,每一位社会成员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都平等的享有发言权、拥有影响力,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激发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开发社会成员的潜能。在社会治理的框架中,“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不再是单纯享受社会服务的被动的对象,而是需求的表达者、项目的选择者和服务的供给者”。社会治理合作、平等的治理理念与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高度契合。

2).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社会治理方式的契合

专业社会工作产生至今已有百年以上历史。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在西方国家已经为大众所熟悉,也逐渐成为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社会工作以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等为学科基础,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有科学的专业方法和技术。社会工作以其专业的方法技术服务于有需求的个人、家庭和社区,帮助其解决困难,挖掘潜能,从而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润滑剂”和“减压阀”,成为社会领域重要的专业力量。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社会治理水平,这就要求社会治理的方式要趋向科学。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科学技术专业,为这种趋向提供了可能。

3).社会工作的目标与社会治理的目标的契合

作为一个助人的专业,从微观层面来说,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人们解除危机,维护基本的生存权利,在此基础上实现助人自助,恢复社会功能,挖掘个人潜力。但同时,作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谋求社会公平的专业,社会工作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专业社会工作在宏观社会层面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推动社会进步。

社会治理是通过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规范社会行为,维持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满足社会需求,终 极目标就是要建设既充满社会发展活力又保持社会和谐,为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其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和社会工作的目标契合。

6.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重要性的凸显

在原有的社会管理过程中,缺乏活力是突出问题之一,完全依靠政府及带有行政性色彩的社会组织来对社会进行管理不能也不可能真正的实现管理的目标。管理主体的单一、管理形式的单一、管理能力的落后这些不足逐渐显现。因此创新社会治理,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并不是全能的,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来进行补充。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这一论断标志着社会治理的大门真正的面向社会各个方面敞开。

社会组织在社会资源的整合、推动社会协同机制的深入贯彻、社会自治能力、增强整个社会协同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组织是拓展社会治理主体的重要载体,通过社会组织的参与来动员社会成员参与到社会治理过程中,真正形成人人参与到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不断在各方面培育和完善社会组织,特别是民间非行政性社会组织,让社会组织具有独立性,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立、灵活的特点。由此,社会治理的手段更加灵活,治理的过程也更加深入到社会底层,也就更加具有有效性。

7.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创新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社会工作因其专业价值优势、科学方法优势和实践行动优势,在社会治理创新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1).社会工作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础:其一,社会工作可以在培育社会组织.提升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二,社会工作强调兼顾任务目标与过程目标,在解决具体社区问题的同时注重社区自我增能,可以有效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2).社会工作有助于促进平等协商,优化社会治理的手段。首先,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对协商治理具有借鉴意义。其次,社会工作可以推动社会成员有序参与协商。最后,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政策倡导参与协商治理。

3).社会工作吸务有助于化解矛盾,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一是救助弱势人群,实现社会保护。二是服务特殊人群,降低社会风险。三是消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问题。

8.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贡献

社会治理的本意不是服务,但是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在冲突、矛盾出现之后也可以通过服务予以缓解和化解。因此,通过服务来进行社会治理的理念应该是社会工作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贡献。

在实践层次上,社会工作对社会治理的贡献在于提供令服务对象和政府满意的服务。社会工作提供的服务是真心实意的服务,这种服务充分考虑了服务对象的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尊重受助者,并注重在服务过程中发挥受助者的能动性,增强其能力。这种帮助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和其他有需要群体的做法,会使受助者感到温暖、获得支持和能力感。社会工作在服务中强调理解、尊重、一起工作,能够在深层次上促进社会治理。

社会工作能对社会治理做出的另一个贡献是它的社会倡导或政策倡导的功能。社会工作以自己的社会良知、正义感和由深入接触底层群体而获得的真实资料为基础,运用社会政策倡导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对社会治理做出重要贡献。社会工作者(机构)介于政府(政策制定者)和民众之间,他们参与到社会治理体系之中,“吃透两头”和利益上的相对超脱,使他们对问题有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参与社会治理也更加理性。

9.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

在社会治理体制中,社会工作所从事的是基础—服务型治理。它有如下基本特点:

,社会工作主要通过提供服务来参与社会治理。社会工作的天职是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和其他有需要的群体提供福利服务。不管是物质性的服务,还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和心理辅导,都有利于服务对象走出困境、融入社会、增强社会内聚力、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第二,社会工作是面对社会基层的服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对象是最基层的民众,是社会中的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利益被伤害的主要群体。社会工作服务可以向他们施以援手,解决困难、反映诉求、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第三,社会工作要解决的是基本民生问题。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矛盾众多,但基本民生一直是最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城乡贫困者、失依老人和儿童、失业下岗人员、残疾人和精神障碍者、失地农民和农村留守人员等群体遇到的主要问题还是基本生活问题,社会工作的职能就是协助政府更有效地解决这些民生问题,稳定他们的生活,也稳定社会秩序。

第四,社会工作力图在深层次上解决社会问题。治标不治本是人们对传统社会管理的主要批评,服务上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则是对政绩冲动的政府服务的概括和质疑。社会工作的服务是深入的、综合性的,它既关注介入的结果又关注介入过程中人的改变,社会工作所追求的是深刻的改变,追求的是改变效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这就是说,面向基本民众,关注基本民生问题,运用最接近基本民众的方法为困难群体和困境人士服务,社会服务与政策倡导相结合,基本民生问题的解决与人的发展和良性社会秩序的建构相联系,这就是社会工作的基础—服务型治理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10.专业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作用

1).专业社会工作有助于实现社会治理多元参与的互动局面

社会工作通过充当使能者、支持者、实践者、倡导者推动建立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新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首先,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当使能者。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参与、激发社会活力的优势,通过为社区和民众提供服务,动员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治理活动,通过增能赋权等活动激发社区成员参与社区自治的意识和热情。

其次,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当支持者,通过发挥其立足基层组织、引领服务群众、反映群众诉求、传递社会政策的优势,进一步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推动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再次,专业社会工作的实践特征决定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治理创新重要的实践者。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参与,积累总结社会治理经验,为社会治理提供有益的经验与专业支持。

最后,专业社会工作还可以发挥其倡导功能,通过政策倡导和服务传递,自下而上影响地方政府的决策,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

2).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助于实现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目标

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必将培育一大批从事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发展一大批活跃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回应多元化的服务需求,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在社区居家养老问题、残疾人社区康复、家庭暴力干预、妇女儿童、司法矫正等领域开展了专业服务,为有需求的民众,提供了个性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探索了社会组织发展之路。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有效运作,引领了我国社会组织的成长,促进了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搭建了政府与公众服务之间的桥梁,了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绩效水平,降低了政府社会管理成本。

3).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的化解

随着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社会需求走向多元化,管理型政府效率低下,管理型的政府很难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社会工作以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为载体,依托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在公共服务领域,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服务,满足公众多元化的需求,补充政府功能不足。专业社会工作优势主要表现在:从服务内容上看,社会工作因其方法的有效性在危机干预、心理疏导、关系调适、矛盾化解、社会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从服务过程来看,社会工作服务具有专业化程度较高,自下而上推动,社会参与程度高,便于跟踪和评估,能提供个性化、柔性化的服务,预防和干预为主等优势。因此,专业社会工作可以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科学的、专业的技术和方法,解决社会问题、控制社会风险,帮助人民群众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社会灾难带来的创伤,增强人民群众抵抗风险的能力,推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化解社会矛盾,人民生活质量。

以上就是社会工作考研复习自测题,更多社会工作考研复习知识点及练习题,持续更新中,欢迎继续关注文都考研网专硕栏目。

相关推荐

2020社会工作考研知识点: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