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20年的一半时间已经过去了,同学们开始新的一轮复习了吗?暨南大学金融学综合(宏观经济学)2021考研大纲已公布,下面就由文都考研小编带大家看下具体内容吧~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经济学总体(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和规律。首先,它研究诸如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一国的货币供给等这些具有总量性质的经济变量。另外整个经济活动有许多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比如一个国家有许多私人和企业以及政府单位从事投资活动,每个经济主体都要消费或进行不同程度的储蓄。宏观经济学并不研究上述个别经济行为,而是根据它们不同的属性从总体角度进行研究,即总投资活动,总消费和总储蓄活动等。再次,宏观经济学还研究市场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重要经济现象,如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等。

一、国民收入核算原理

(一)考试要求

了解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掌握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及各种收入恒等式;熟练掌握 GDP、GNP 的含义以及与 GDP、GNP 相关的几个概念。

(二)考试要点

1.总产出及其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

②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③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联系与区别

④GDP 的价格矫正

(2)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①生产法

②支出法

③收入法

(3)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几个概念

①国内生产净值(NDP)和国民生产净值(NNP)

②国民收入(NI)

③个人收入(PI)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4)GDP 衡量经济成果的缺陷

2.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及收入恒等式

(1)两部门经济循环图及收入恒等式

C+I=C+S

(2)三部门经济循环流程图及收入恒等式

C+I+G=C+S+T

(3)四部门经济循环流量图及收入恒等式

C+I+G+X=C+S+T+M

二、收入与支出

(一)考试要求

了解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形式:掌握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的含义;熟练掌握两部门、三部门与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的公式、各种乘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二)考试要点

1.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1)两部门经济模型的基本假设

(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①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的形式、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

②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的形式、边际储蓄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③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C+S=Y

APC+APS=1

MPC+MPS=1

(3)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①均衡条件

AE=NI 或 I=S

②均衡的国民收入

(4)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原理

①乘数的含义

②乘数效应的解释

③两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 MULT1=1/(1-MPC)=1/MPS

2.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1)政府收入、政府购买与转移支付

(2)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的公式

①税收与国民收入不相关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②税收与国民收入相关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①投资乘数和政府支出乘数

②政府税收乘数

③平衡预算乘数

3.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1)进口函数与出口函数

①进口函数

②出口函数

(2)四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四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①投资乘数和政府支出乘数

②税收乘数

③进口乘数

④出口乘数

三、IS﹣LM 模型

(一)考试要求

了解决定投资的因素、投资函数的形式;掌握 IS、LM 曲线的含义、性质与特征;掌握IS、LM 曲线的推导方法;熟练运用 IS﹣LM 模型计算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

(二)考试要点

1.产品市场的均衡:IS 曲线

(1)投资的决定

①影响投资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利率和资本的边际效率(投资的预期收益率)

②投资函数

(2)IS 曲线

①IS 曲线的含义

②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及 IS 曲线的推导

③IS 曲线的斜率及影响 IS 曲线的斜率的因素

④IS 曲线的移动

(3)IS 曲线之外的点:产品市场的失衡

2.货币市场的均衡:LM 曲线

(一)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①凯恩斯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 货币交易需求、货币谨慎需求和货币投机需求。

②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③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曲线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均衡利率的决定

(三)LM 曲线

①LM 曲线的含义

②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及 LM 曲线的推导

③LM 曲线的斜率及影响 LM 曲线斜率的因素

④LM 曲线的移动

⑤LM 曲线之外的点:货币市场的失衡

3.双重市场均衡:IS﹣LM 分析

(1)双重市场均衡时的利率与收入

(2)非均衡利率与收入的调整

(3)均衡利率与收入的变动

IS、LM 曲线的移动会导致均衡利率和收入变动。

四、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消费和投资

(一)考试要求

了解影响投资的政策因素及其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了解影响住宅投资的因素和存货投资 的类型;掌握消费者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的持久收入理论的基本原理。

(二)考试要点

1.消费与储蓄

(1)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

(2)消费的持久收入理论

2.投资需求

(1)固定投资

(2)住宅投资

(3)存货投资

五、国民收入决定理论:AD﹣AS 模型

(一)考试要求

了解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含义;了解庇古的财富效应、凯恩斯的利率效应、蒙代尔-弗莱明的汇率效应与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关系;了解古典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假设前提的区别;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需求函数的推导方法;掌握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推导方法,并能运用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差异来说明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在政策主张上的分歧;熟练运用 AD、AS 曲线分析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就业量和价格总水平的决定。

(二)考试要点

1.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的含义

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

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曲线。

(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原因

①庇古的财富效应

②凯恩斯的利率效应

③蒙代尔-弗莱明的汇率效应

(4)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①财政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当政府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时,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

②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

2.总供给和总供给曲线

(1)总供给、总供给曲线和总供给函数

①总供给

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②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是描述总产出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曲线。

③总供给函数

(2)劳动市场

①劳动的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②劳动的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

③劳动市场的均衡

(3)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长期的总供给曲线)

①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的假设前提

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即货币工资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化。

②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

(4)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短期的总供给曲线)

①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的假设前提

货币工资具有刚性,即货币工资并不像古典理论所认为的那样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化。

②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一般情形和极端情形)

(5)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3.AD﹣AS 分析

(1)均衡价格总水平、总产量、就业量的决定

(2)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总水平、总产量、就业量的影响

①古典情形

②极端凯恩斯情形

③凯恩斯主义的一般情形

(3)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总水平、总产量、就业量的影响

六、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考试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掌握相机抉择和“自动稳定器”;掌握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传导机制;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熟练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熟练掌握“挤出效应”和“流动性陷阱”的含义;熟练运用 IS﹣LM 模型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二)考试要点

1.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①充分就业

②价格稳定

③经济增长

④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政策

①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支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税收

公债

②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器”

a.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的有关手段的特点,相机抉择,主动的积极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又分为两类:在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时,通过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来有效需求,消除失业,称之为扩张的财政政策;在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高于充分就业时,通过增税或减少政府开支,降低有效需求,称之为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b.“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经济变量对经济的冲击和干扰的内在机制。“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的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等。

③财政政策与财政收支平衡

a.充分就业时的财政赤字(盈余)。

指经济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财政收支不一定是平衡的,可能存在赤字或盈余。

b.财政政策与年平衡预算。

传统的西方财政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理财思想的不同。

(3)货币政策

①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几种可供选择的中介目标

②货币政策工具

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准备金制度

公开市场操作

再贴现率

以上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效果和局限性。

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消费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

道义劝告

③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凯恩斯主义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主义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托宾 q 理论

财富效应

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

④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内部时滞

外部时滞

⑤货币政策执行规则的选择

单一规则

相机抉择

2.财政政策的效果:IS-LM 分析

(1)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①什么是“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在 IS-LM 模型中,若 LM 曲线不变,向右移动 IS 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了原有的乘数效应,从而财政支出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 LM 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

②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2)财政政策的效果与 LM 曲线斜率的关系

①一般情况

IS 曲线不变时,LM 曲线越陡,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反之,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②极端古典主义情形(垂直的 LM 曲线)

完全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③极端凯恩斯主义——流动性陷阱情形(水平的 LM 曲线)

零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3)财政政策的效果与 IS 曲线斜率的关系

IS 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IS 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

3.货币政策的效果:IS-LM 分析

(1)货币政策的效果与 LM 曲线斜率的关系

①一般情形

在 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 曲线斜率越小,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②极端古典主义情形(垂直的 LM 曲线)

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③极端凯恩斯主义——流动性陷阱情形(水平的 LM 曲线)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2)货币政策的效果与 IS 曲线斜率的关系

LM 曲线斜率不变时,IS 曲线斜率越小,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 曲线斜率越大,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小。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各种配合及其效果分析

七、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和宏观经济政策

(一)考试要求

了解开放经济下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了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假设条件和 主要缺陷;掌握外部均衡曲线的推导;掌握斯旺曲线、米得冲突、丁伯根原则和蒙代尔“政策分派”原理;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熟练运用 IS-LM-BP 曲线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内部和外部均衡的不同作用;熟练掌握不同汇率制度和国际资本流动对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熟练掌握“三元悖论”。

(二)考试要点

1.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

(1)外部均衡曲线的推导

①外部均衡曲线的推导

②决定 BP 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

边际进口倾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

(2)汇率变动对 IS、BP 曲线的影响

(3)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的建立——IS﹣LM﹣BP 曲线的推导

2.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

①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②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

相互协调

相互冲突

③米德冲突

在米德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在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下,用一种政策工具同时解决两个目标,会使决策者面临两难处境。

④丁伯根原则

要实现 N 个政策目标,至少需要有相互独立的 N 种政策工具。

丁伯根原则,即要实现一个既定的目标,就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工具;要想实现多个目标,就必须有数量相同的的有效工具。如果目标多于工具,则至少有一个目标不能实现;如果工具多于目标,则不只有一种方法实现目标集。一国通常需要的相互独立的政策工具的数目,必须与所要达到的独立目标的数目一样多。因此,为了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就必须有两种政策并进行配合运用。

⑤斯旺曲线

斯旺曲线说明仅使用一种政策工具同时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问题是不可能的。

⑥蒙代尔的“政策分派”法则

政策工具应该指派给其具有直接影响力的政策目标,如把财政政策指派给内部均衡目标,把货币政策指派给外部均衡目标。

(2)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①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②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③“三元悖论”和政策搭配

(3)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①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

固定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

浮动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

②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含义

从狭义上说,国际间政策协调是指各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方式来对某些宏观政策进行共同的设置。从广义上看,凡是在国际范围内能够对各国国内宏观政策产生一定程度制约的行为均可视为国际间政策协调。

a.信息交换

b.政策目标和行动的一致协调

c.联合行动

八、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一)考试要求

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类型;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掌握乘数——加速原理的基本内容;掌握运用 C-D 生产函数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熟练掌握哈罗德—多马与索洛模型与 AK 模型基本内容,并能够运用这些模型说明经济实现均衡增长需要满足的条件。

(二)考试要点

1.经济周期

(1)经济周期的含义

①古典定义

②现代定义

(2)经济周期的种类和阶段

①经济周期的种类

②经济周期的阶段

2.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及关系

(2)经济增长的源泉:要素供给增加、要素使用效率

(3)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在若干假设条件下,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可表示为:G=s/v。其中:G、s、v 分别表示经济增长率、储蓄率和资本—产量比率。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的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条件可表示为 GA=GW=GN。GA、GW、GN 分别为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

(4)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索洛模型

在若干假设条件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可表示为:sf (K) = k& + nK 。

其中,s、n、K 、k&分别表示储蓄率、人口或劳动增长率、人均资本占有量、人均资本增加量。当k& = 0时,经济增长实现稳定增长。

(5)内生经济增长模型:AK 模型和增长核算

九、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考试要求

了解失业的定义、类型及度量失业的方法,以及失业对经济的影响和失业的原因;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分类和度量;掌握治理失业的政策措施;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和治理措施;熟练运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二)考试要点

1.失业

(1)失业的定义与失业率的测量

(2)失业的分类

①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②季节性失业

某些行业中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产生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

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产生的失业。

④需求不足型失业

由于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过低而不足以为每一个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而产生的失业。

⑤结构性失业

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

⑥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在现行的工作条件下能够就业,但不愿接受此工作条件而未被雇佣所造成的失业。与此对应的是非自愿性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行业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3)失业的影响

①失业损失:奥肯法则

②失业的社会影响

(4)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失业仅局限于摩擦性和自愿性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5)反失业的政策

①治理摩擦性失业的政策:完善劳动市场

②治理结构性失业的政策:人力资本投资

③治理周期性失业的政策:需求管理

2.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定义与通货膨胀的度量

①通货膨胀的定义

②通货膨胀的度量

(2)通货膨胀的分类

(3)通货膨胀的原因

(4)通货膨胀的治理

①需求政策

②收入政策

③供给政策

④结构调整政策

⑤主动论和非主动论

⑥货币学派的“单一规则”

⑦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⑧政策可信任性的作用

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3)理性预期和政策无效的命 题

以上是暨南大学金融学综合(宏观经济学)2021考研大纲的具体内容,后期大纲如有新变动,敬请关注暨南大学官 方网站或文都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