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所”即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一共有 34 所高校,因此 简称“34 所”。这个名词是从 2002 年开始的,到现在有 12 年的历史了。国家出台这个政策的目的是给 予这些大学在招生的时候有更多的优势,能够让学校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有更大的自主权。学校根据报考 自己学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分数线,学校确定后上报教育部备案就可以了。参看这些 年的情况,“34 所”的分数线都在国家分数线公布之前公布,时间最 长的可以相差两周。
一般而言,“34 所”由于分数线公布得早,其复试要比其他院校要早。对于考生来说,这个时间差 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那些需要调剂的同学。
非“34 所”高校的学生是不能调剂到 34 所高校的,不考虑学校实力原因,仅仅是时间 上也是来不及的。
“34 所”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基本上都会高于国家线,也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这就是考生可以钻的“空子”,事实上这样的空子并不少,尤其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文 科类大学的理工科专业,即使是其优势专业,这样的空子也不少。如,北京师范大学近几年的文学复试 分数线都是 50 分,要远低于国家线的 55 分或 54 分。 2013 年北京大学文学的复试分数线总分是 340, 而文学国家线的总分是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