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有:历史学、生物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环境工程、公共管理专业、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汉语言文学、新闻专业、法学;考研可以跨专业,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所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而通过跨专业考研可以去读自己理想的专业。2026考研的专业选择需要结合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和行业发展趋势来确定。以下是文都考研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考研专业选择的相关信息和查询途径,一起来看一下吧~
data-cke-saved-src=https://cdnlocal.wendu.com/uploadfile/kaoyan/2025/0217/20250217031232817.gif

一、考研专业有哪些?


教育类: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地理专业、生物化学专业、艺术类、外语类专业。
 
工科类:计算机专业、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专业、信息安全与维护专业。
 
医学类: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神经医学专业、护理。
 
文科类:营销专业,电商专业等等。
 
研究生报考专业主要看自己喜欢哪个专业,喜欢就去报考,如果报考不喜欢的专业,有可能都不能毕业。


二、2026考研热门专业推荐

以下是近年来考研的热门专业,供你参考: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推荐理由: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 就业方向: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工程师、网络安全等。

2. 金融学

  • 推荐理由:金融行业一直是高薪行业,且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 就业方向: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管理、金融科技等。

3. 临床医学

  • 推荐理由:医疗行业刚需性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且社会地位高。

  • 就业方向:医院临床医生、医学研究、公共卫生等。

4. 法学

  • 推荐理由: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大量法律人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

  • 就业方向:律师、法官、检察官、企业法务、公务员等。

5. 教育学

  • 推荐理由:教育行业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

  • 就业方向: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教育研究、培训机构等。

6. 工商管理(MBA)

  • 推荐理由:企业管理需求大,MBA毕业生在职场中竞争力强,薪资待遇高。

  • 就业方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等。

7. 电子信息工程

  • 推荐理由: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发展迅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 就业方向:通信工程、电子设备研发、嵌入式系统开发等。

8. 新闻传播学

  • 推荐理由: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就业形式多样化。

  • 就业方向:记者、编辑、新媒体运营、公关策划等。

9. 心理学

  • 推荐理由: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提 高,心理学专业人才需求增长。

  • 就业方向: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心理学研究等。

10. 土木工程

  • 推荐理由: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

  • 就业方向:建筑设计、工程管理、城市规划等。



在线咨询领取2026考研备考规划
教育学考研规划 医学考研备考规划 社会工作考研备考规划 更多专业点击咨询
法律硕士备考规划 计算机考研备考规划 临床医学考研备考规划
翻译硕士备考规划 心理学考研备考规划 经济学类考研备考规划
会计硕士备考规划 新闻传播考研备考规划 土木工程考研备考规划
历史学备考规划 工程管理考研备考规划 工商管理考研备考规划


三、如何查询考研专业?

1. 研招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网址https://yz.chsi.com.cn/

  • 功能

    • 查询全国各院校的招生专业目录。

    • 了解各专业的考试科目、招生人数等信息。

2. 目标院校官网

  • 功能

    • 查看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 了解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报录比等信息。

3. 教育部学科评估

  • 网址http://www.cdgdc.edu.cn/

  • 功能

    • 了解各院校的学科实力和排名。

    • 帮助选择专业实力强的院校。

4. 考研论坛和社群

  • 功能

    • 获取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

    • 了解目标专业的备考难度和就业前景。


三、选择专业的建议

  1. 兴趣与能力: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领域,更容易坚持并取得好成绩。

  2. 就业前景:关注行业发展趋势,选择需求量大、薪资待遇好的专业。

  3. 院校实力:优先考虑专业实力强的院校,提升就业竞争力。

  4. 个人规划:结合自身职业规划,选择与之匹配的专业。


四、总结

2026考研的专业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兴趣、职业规划和行业发展趋势。通过研招网、目标院校官网等渠道,可以查询到详细的专业信息。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更好地选择考研专业!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点击【立即咨询】随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