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典型真题(二)

文都考研频道


 

(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928年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实行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为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建立了庞大的军队与全国性特务系统,大力推行保甲制度以控制人民与革命活动,厉行文化专制主义以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

(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1927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提出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1927年先后发起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时期)。

(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阐述了上述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从1930年10月起到 1932年底先后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反“围剿”战争的胜利、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是同土地革命的开展密切相关的。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1931年中共制定了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地军民积极进行经济建设,发展农业生产,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同时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的急躁情绪,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这几次“左”倾错误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的恶果就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从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

(3)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总结历史经验以加强党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对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思想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从思想、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使中国东北全境沦陷,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以后随即开始入侵中国华北地区。1935年发动华北事变。华北事变后日本加紧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部署。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1945年5月,随着德国法西斯政权彻底垮台日本侵华战争最终遭到彻底失败。

(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日本在中进行了残暴的殖民统治,成立“满洲国”,建立地方性傀儡政权,策划汪精卫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质上是建立的独占殖民地。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推行奴化教育,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

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面对日本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沟桥事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领导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积极参加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国民党军队中的部分爱国官兵进行了局部抗战,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同这部分国民党官兵的抗日合作。

(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1935年的陕北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1936中共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9月明确提出“逼蒋抗日”。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1937年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如果国民党将这五项要求定为国策,共产党愿意实行四项保证: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国难当头的时刻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爆发使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同胞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积极投人抗日洪流。在祖国存亡危急的关头,中华儿女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来源: 《2010考研政治早知道核心知识精粹及典型真题》
 

热门推荐

公告

    考研热搜词

    热点文章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