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心理学考研真题预测:听觉理论
复习到现在,看过了无数套心理学考研真题,相信大家一定认同,心理学考研真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就是心理学考研真题会反复考查重点知识。据此,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20心理学考研真题预测系列文章,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帮助。今天,我们来看一下,2020心理学考研真题预测:听觉理论。
听觉的主要理论(每种理论适合多少频率的声音?)
①频率理论(电话理论)
1886 年由物理学家 Rutherford 提出,主要观点: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 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连接卵圆窗 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如果声音刺激的频率,镫 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
缺陷: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 1000 次以上的快速运 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 1000HZ 以上的声音不符合的。
②共鸣理论(位置理论) 由赫尔姆霍茨提出,主要观点: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
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刺激频率高,短维纤发 生共鸣,作出反应;声音刺激频率低,长维纤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基底膜的振动能引起听 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缺陷:人耳接受和 f 之比为 1000:1,这与基底膜上横纤维长短之比为 10:1 并 不对应。
③行波理论(新位置理论)
20 世纪 40 年代由冯·贝克西提出。主要观点: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 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振动运行到基底 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 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缺点:描述了 500HZ 以上的声音引起基底膜运动,却难以解释 500HZ 以下声音对基底膜 的影响。
④神经齐射理论
20 世纪 40 年代由韦弗尔提出。主要观点:当声音频率低于 400HZ 时,听神经个别纤维
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在 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 射”,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以上就是2020心理学考研真题预测:听觉理论。更多2020心理学考研真题预测文章,持续更新中。需要注意的是,重点掌握某些重点知识只是一种妥协之举,这些知识点未必真的会考到,大家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12月22号,2020心理学考研真题发布后,文都考研网教研老师也会及时发布真题答案和解析,现在大家可以点击下方推荐领课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