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考研之前,关于城市和其他选择
进入五月,新一轮考研人的复习计划正式拉开序幕,你做好吃苦的准备了吗?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
经历过高考的洗礼,我们都知道,高考最 大的特点是先考试然后填报志愿;而考研的流程是先选定志愿,经过统一网上报名后,参加研考初试全国统考。也就是说,考研生必须尽早确定想要报考的目标招生单位(院校)和专业。
一些考生在选目标院校和选专业上一直犹豫不决,下面小编就来帮你梳理一下,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帮你在考研路上开一个好头。
1、通过招生单位分区,确定目标城市
首先,教育部按照一区、二区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根据区域不同研究生考试的国家复试分数线也不同,通常一区分数线会高于二区。相应地,报考院校在一区的考生称为A类考生,报考院校在二区的考生称为B类考生。
一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在选择报考目标时,应尽量靠近自己以后想要生活的区域乃至城市,便于毕业时求职。换句话说,选择高校就是在选择城市,高校所在地对本地区的毕业生一般认可度较高;选择城市也是在选择就业目标,因为城市的产业聚集效应会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同时也需要考虑一些气候和人文因素等,比如南北方的气候差异、饮食差异和生活习惯差异等。
2、善用研招网,查阅信息
研招网是研考生必 备网站,为考生提供初试报名、打印准考证,初试查分、网上调剂、录取信息公开等全流程服务。
研招网向考生提供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当年专业目录等研考重要信息,考生可关注网站相关栏目。
此外,研招网还有内容详实的各种研考专题,如考研常识、专硕专业介绍、近年分数线趋势等,为考生提供帮助。
3、不妨来个“逆向考研”
很多普通高校招收到了来自名 校的本科生读研,是他们“躺平”了吗?事实上,“逆向考研”现象在考研群体中早已普遍存在,只是近年才引起关注而已。
所谓“逆向考研”,是指一些本科毕业于知名院校的考生,考研不再局限于报考本校或更高知名度的高校,而是把报考目标投向非“双一流”(俗称“双非”)的普通高校。
去年底,一些“双非”院校公布了“逆向考研”数的据。武汉科技大学的2022级的研究生中,有159人本科毕业于“双一流”院校,其中还有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本科生。在昆明理工大学2022级所招录的研究生新生中,有92名学生本科来自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在深圳大学(“双非”) 2022年所招录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生源中,来自“双一流”高校及本校的生源占41%,还有不少是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学生。
调查显示,“逆向考研”被接受程度正在逐年提 高。有很多“逆向考研”者将关注点放在学校所在地、专业排名、导师水平和就业前景等方面。部分考生表示更看重理性分析、稳妥上 岸,学校层次不重要,拿到研究生学习机会最重要。
4、考研并不是人生唯 一出路
3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在会上介绍,去年我国共招收研究生124.25万人,比上年增长5.61%。其中,招收博士生13.9万人,硕士生110.35万人。与此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未来报考主流。
孩子考研,对于父母也是一种“考验”,要警惕考研成为孩子“啃老”的借口,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新型啃老族。所谓的“新型啃老族”,指的是现在的少部分大学毕业生,他们在毕业后,没有选择就业,而是选择了考研,乃至二战三战。不排除其中有一部分人是真的想要以这种方式改变命运,但同时也有些人是想要逃避现实,继续依靠父母生活。
能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当然是最 好的,但是如果家庭条件、自身水平等因素不允许二战、三战,放下执拗选择普通高校,或者走入职场锻炼自己,不失为不负青春的明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