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是有答题技巧的,一个小技巧可能会帮你多拿几十分哦!文都考研小编以北大新传考研真题为例,给大家示范一下新传考研真题答题模板

部分 真题及详解

1

题目

1978年,国家出版局在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上正式宣布报社企业化经营的决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成为中国报业性质的定位。请结合此后30年中国报业运营体制的嬗变,说说你对报业这一定位的理解。

思路

1.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符合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改革思路

公共性:理论、历史、现实 ; 商业性

结论——方向正确,成就巨大,应该继续坚持

2.深化改革:

1)打破条块分割

2)治理泛娱乐化问题

参考答案

1978年,国家出版局在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上正式宣布报社企业化经营的决定,1992年,随十四大的召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我国传媒业明确了对新闻事业“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属性认定,即传媒业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机构,履行营造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保障中央政令畅通等重要职能,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功能,毫无疑问属于上层建筑。但就它为社会提供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知识、娱乐而言,属于第三产业即信息产业。这一对传媒“身份”的认定推动了传媒业的加速发展。

2012年我国电视业广告收入超过1000亿元,并形成了成熟的电视、报纸、杂志、电台、手机为主体的立体传播网络,较充分满足了公众的信息获取与娱乐欣赏需要,成就是巨大而值得骄傲的。而取得成功的原因,根本上在于“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改革方向抓住了传媒的公共性与商业性的双重属性,是符合新闻事业客观规律的做法。以下我将分别陈述。

一、坚守新闻的事业性质,坚守公共性底线,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新闻事业具有公共性,应该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服务。

构成西方现行传播规范理论的基础的作品之一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一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前提就是”传媒业是公共机构,新闻出版应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对传媒公共性的认识,虽然各学者的表述各异,但无疑不强调新闻业应以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为原则,为社会与公众服务。再早一些,塔尔德强调印刷意味着民主,杜威则希望通过传媒改革实现公共教育以出尽民主政治的发展。

在实践中,西方传媒史上著 名的“扒粪运动”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争议,但其通过传媒努力推动社会改革的动机与效果都值得肯定。在社会主义国家,传媒的公共性不仅得到尊重,而且为历代社会主义理论家与传媒理论家所强调。列宁认为“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刘少奇说“党依靠你们的工作,指导群众,向群众学习”。中国历代新闻理论家和党的领导人对新闻工作公共性的认识与探索归根总结为喉舌论,即认为“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带动了其他各方面的变化,但是总体上社会保持了长期的稳定,期间传媒业坚守事业性质,以公共利益至上为核心追求,发挥了社会上的“定海神针”的效果——它宣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全国人民指明方向;它既是传达政府政策与国家法律法令,保证上情下达,从而整合了社会力量;同时它努力做到下情上达、下情互达,从而促进了社会的整合。不仅如此,在诸如汶川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面前,传媒起到了独特的社会动员作用。

而最近的例子是13年央视推广的光盘行动,推动了良好生活、消费习惯的普及,传播了正能量。尽管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激烈的传媒竞争,我国新闻事业也出现了一些“有偿新闻”和“星腥性”问题,但我国传媒业提供的新闻产品总体而言是严肃正面的。坚守新闻的事业性质是坚守新闻公共性的要求,从理论到实践都证明此做法完全正确。

二、企业管理,尊重了新闻事业的商业性,促成了新闻事业的大发展

斯拉姆指出新闻事业的经济功能,认为它“不仅能通过经济信息的搜集与传达为经济服务,而且本身就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可以开创经济行为”。

从历史上看,以经济指导知道新闻事业的发展是新闻业的进步,甚至有学者将1833年纽约《太阳报》的创刊视为真正新闻事业的开始——廉价报纸经济上的独立为它们摆脱对政党津贴的依赖,从而从观点纸变为真正的新闻纸成为现实。在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上,《申报》、《大公报》等著 名大报无一不同时是著 名的商业报纸。邹韬奋也强调过报纸经济独立的重要性,认为在“不违背我们事业性的范围内,必须尽力赚钱”。

企业管理为我国新闻事业带来的,一则是对内部的资源整合,二则是对受众需求的重视。尤其是对后者的关注,使我国新闻业这一方面不断扩大报道面,确立了以信息为中心的新闻观念,打破了建国初期一味强调报纸宣传功能的误区,满足了广大受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放大的的信息需求。

同时对传媒商业属性的尊重也带来了电视及其他媒体对传媒的娱乐、教育功能的认识深化和相关节目的巨大发展。尤其是省级卫视的崛起成为了改革开放后传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先行。乃至在宣传方面,对受众需求的重视与研究使媒体更重视宣传方法,也使我们的宣传更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国电视广告收入超千亿,广播广告收入实现连续10年以上的两位数增长,同时互联网等媒体也实现了高速发展。企业管理尊重了传媒的商业属性,促成了新闻事业的大发展,历史功绩不容抹杀。

综上,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尊重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而提出的管理思路,符合新闻事业的客观规律,并指导传媒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思路无疑是正确的。

小编说

1. 有没有人想过一个蛋疼的问题——理论为什么是正确的?对于我们而言,可能是因为参考书这么说,但是对于批卷老师而言,显然“参考书说”不能作为一个有说服力、证明理论或者主张正确性的“理由”。

对一个主张的论证,应该同时有三大要素——理论、历史与实践。

理论方面,一般来说要举出2个以上的相似观点,造成一种“大家都这么说”的感觉;

历史方面,学习新闻史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联系实际”;

至于实践,要么选用当年的新鲜案例,要么选用已有定论的代表性案例。

2. 要寻找机会适当展现自己的思辨性和阅读量以及视野宽度,要“敢写”。坦白来说本文不聊塔尔德、库利、列宁什么的,或者起码说少聊几个,并不会影响内容整体的表达。但在考研中我们要寻找一切适当的展现出自己老师希望看到的东西的机会,包括大阅读量、逻辑性和思辨能力。

3. 专业课考研定律,你复习最 好的东西一定会考到。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答案的非性,你在答题时会不自觉地把你最熟悉的内容带入答题中。

五年后的重读:严格来说,这道题我答的是有瑕疵的,瑕疵体现在本题问的是“对报业‘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定位’这一定位的理解”,也就是说还真是适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简单框架。而我回答的内容更多是“符合学科发展规律与中国实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两个点,坦白来说,绕得有点远了。

但好在,知识性的东西没有明显纰漏,总体逻辑可以自圆其说,所以,满分肯定拿不到,但是26/27还是有把握的。考试就像打游戏,看似随机因素不少,但是“等级高”、“装备好”赢得概率自然就更大。好好打磨自己的知识,最后阶段做好知识的串联。真的,送大家一句话“首先要敢答”!!!

2

题目

有历史学家认为印刷术在15世纪迅速导致了欧洲普通民众进入少数精英特权所垄断的知识领域,但Noam Cook认为,欧洲大众文盲率的下降、廉价报纸的发明与大批量生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思想等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具备才使得印刷文字的大规模传播成为可能。因此,欧洲民众真正进入知识领域是19世纪后半叶以后的事情,此时,离印刷术的出现已经有400年。你认为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存在什么关系?

思路

技术决定论vs 社会决定论

Noam 的观点解析——媒介技术推动社会发展必需建立在成熟的社会诸条件下。

5w:

传播者:三类传播者,职业化传播者,公共机构,个人

受众:媒介素养

渠道:建立组织化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意识,网络媒体采编权

内容:打击有害内容,对争议内容不能一删了之

效果:大数据时代赋予了媒介更好把握受众特点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政府可以通过对受众媒介使用的分析深入了解公众态度,推动决策合理化。

参考答案

在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技术决定论折如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认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社会上真正有意义的讯息是该时代的传播媒介及其所开创的可能性。但也有部分学者如Noam cook 指出,媒介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成熟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前提下,正如他所列举的大众文盲率的下降,廉价报纸的发明与大量生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五年后的回读:材料分析题应该怎样开头?我为自己的开头点下赞——迅速把原先具有多重语义的两句话纳入了一个特定理论体系与范式的框架下,完成了“具体问题-概念-理论”的过渡,为后面的论述打下基础。

在互联网技术大发展带来的传播技术革命面前,我们的社会传播结构乃至社会整体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具体、额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单纯认为媒介技术发展必然会导致社会进步的乐观主义期待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应用层面的问题。就以目前火热的微博为例,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既有“福音”又有“问题”。

1)微博带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个人的话语权和传播能力得到放大,有人认为这会带来社会的民主化与平权化;但正如清华大学李彬教授研究指出的,微博带来的与其说是“话语平权”不如说是“话语平机”,微博时代,社会话语权某种程度正在向“精英阶层”进一步集中的——李彬教授通过对包括郭美美事件等4个公共事件的研究,发现关于这些话题的舆论呈现出“认证用户制造话题,非认证用户传播话题”的特点。

通俗地说,过去影响你对政治问题的态度的人可能是邻居老王,而影响你对购物问题的态度的可能是单位林姐,而现在则往往是李开复、姚晨等所谓“微博意见领 袖”。

2)微博与互联网带来了公民知情权的扩大,但信息超载和信息不实成为很多人的困扰;

微博和互联网带来公众表达权的扩大,但这也同时带来了我们应如何行使表达权的问题,造谣、传谣、谩骂、宣泄、人肉搜索、诽谤、侵犯隐私等不文明传播行为渐渐成为社会公害。

类似的“福音”vs“问题”我可以再列举十条甚至更多,单纯的“媒介乌托邦期待”无

疑是幼稚的,Noam Cook的观点给我们一个很正要的启示是,媒介技术可能会促进社会发展,但这些必须建立在相应的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条件下。

五年后的回读:当年的我,写东西有点掉书袋了,我检讨。坦白来说刚刚那两百多近300字,从写作角度,有点多余。

拉斯韦尔提出了5W模式,即Who,To whom,say what,inwhich channel,with what effect,分别关注传播者,受众,内容,媒介,效果等五个传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下我将从这五个角度分析包括传播者、受众在内的各方主体应如何适应媒介新技术的发展尤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适应现代传播环境并促进社会发展。同时,谈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问题,监管,无论是来自政府或者行业本身的自律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在谈及上诉5个角度时我将穿插阐述政府及其他监管主体在各个特定方面应该如何履行自身职责。

1、传播者: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传播主体的暨大丰富,这其中有可大致分为三类

1)组织化的传播者:包括传统媒体的网络版,但更多表现为各种新闻网站和新闻推送工具,最典型的莫过于门户。当前网络传播尤其是网络新闻传播中一个最突出问题是网络编辑队伍的良莠不齐。

不同于传统媒体拥有的大都受过专业培训,有大量已经被“内化”的成文不成文的职业道德体系约束下的记者、编辑队伍,有一套完整的需要经重重把关的工作流程;我国网络编辑队伍中除部分由传统媒体工作人员转行的部分,大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也没有成型的全行业普遍认可的道德标准。

随着网络新闻逐步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规范网络编辑队伍,准入标准并树立完整的操作规范和道德规范刻不容缓。

2)传统的“信息源”变成了新的、重要的传播主体,突出表现为政务微博、品牌微博。大量因涉及公共事务而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传播主体不再依赖媒介而有了自己的发声渠道,可以直接与受众互动。

但是,就以政务微博为例,单纯的微博开通并不能直接促进公共服务质量的改善和公众知情权的扩大。在此方面,北京市推出的“北京微博发布厅”的时间值得研究与推广——集合北京公安局、环保局、发改委等数百个北京市政务微博账号发布新闻内容与发起活动,从而实现与公众的更近距离沟通。但个主要政务微博还需在发布频率、实现语言的亲民化,强化倾听与服务意识上做出更多努力。

3)普通公民成为新传播主体,但正如前文提到公民的网络传播行为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个问题我将在下文“受众”不发具体阐述这个问题。

2、受众。在信息时代,面对丰富,随时刷新的信息,公众如何从中选出对自己有意义的部分而避免过量的信息对自己造成困扰?面对真假难辨的信息和各有立场新闻与评论,关注如何辩证思考,判断真伪,读懂各种评论乃至不同主题新闻发布的潜在动机?

微博时代,无心的不实信息发布可能会大范围扩散而造成严重后果,不经思考的转发可能会使你成为谣言的帮凶。这些都对信息时代的受众媒介素养提出要求。对此,虽然说法各异,但是各国学者的表述也有很多交集之处,例如我国提出的守护互联网秩序的“七条底线”很大程度上回答了得到技术赋权的受众如何行使传播责任的问题。

英国学者在对伦敦骚乱中Twitter所起作用的研究中对Twitter用户提出了“除非你亲眼所见,否则不要发布”、“如果你发现谣言和不实描述,请指出来”、“直接反驳而不要转发谣言,因为这可能加剧谣言传播”等一系列要求。学界及政府应该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与推进,受众也应该努力做到面对各类信息“多做一些思考”,因为“有足够辩证思考能力的受众”乃至公民是社会发展的不可取代的重要力量。

3、媒介。媒介本身是一个双意词——即指传播工具与传播技术,又指媒介组织即组织化的传播者。目前互联网的发展中强调的及互联网媒体的优势主要存在于其纬度,强调其在技术上的优越性。但是从后者的角度而言,我们目前的网络媒体包括处在领头羊位置的几大门户事实上都不存在所谓个公信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网络媒体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热衷于当标题党和打擦边球。随着时间的发展,正如应建立网络编辑队伍的自律规则一样,网络媒体尤其是在网络新闻中起“主流”作用的组织化传播者的自律及他律制度的建立与遵守应该被提上日程,网络媒体需要让自身变得“主流化”。同时,我国网络媒体没有独立采编权,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网络成为信息获取主要渠道的现状下,我们需要从制度层面开始探索这个问题的解决。

4.内容。对网络内容的监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其中往往存在着政府与公民及各方主体对新闻自由的不同理解。在我看来,对一些有毒有害内容,如色情、暴力及谣言我们应该坚决抵制,但是对一些争议内容如部分涉及公权与民权冲突的信息与争论的信息我们不能一删了之,相反我相信只有通过公开的辩论才能促进事情向更好,更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增进的方向发展。

5、效果。在这里我想放大一下“效果”这个词的涵盖范围,即不止指媒介信息发布引起的效果,也包括政府具体施政行为产生的效果。互联网时代,公民的网络行为产生了大量基础性数据,而在“大数据”时代,这些信息不仅给了媒介一个更全面把握受众的机会,也为政府更全面了解受众对某些问题的态度甚至具体各类态度产生的深层次动机提供了可能,从而为政府决策的进一步科学化提供了可能,这可能是新传播技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为促进社会的前面的发展,政府要树立倾听意识、科学执政意识,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性。

总之,新传播技术将带来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但这必须建立在相应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前提下,需要从传播者,受众,媒介,内容,效果等层面,需要公众,媒介,媒介监管者和政府的协同努力。

小编说

1. 经典的5w框架。

2. 我承认,这道题的答案是我后来整理的,在考试的时候我用的是上文提到的理论+历史+现实的思路,文章分为两部分——部分:分析从报纸到广播再到电视,各类媒介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学界对它们的讨论,借此深入分析阐述我对Noam cook的观点的理解;第二部分:分析电子时代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问题并给出了一些见解。整体答题上我不觉得有多大问题,但是一则对历史的分析有一些拖沓,而对现状的分析又因为篇幅而有些不足从而造成了有点头重脚轻;二则这个思路和前文比较类似,为了文章的质量我重新整理了这个版本。

3、框架很重要!框架可以引导你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老师的阅读思路,甚至引导老师去“踩点给分”。上文我用了2800字(当然真考试一般不会写这么多,但是在考前你要能写出1.2倍的字数在考场上你才能写出相对较少的字数),谈论了几乎20个相关的问题,但是起码我个人并没有看出堆砌材料的感觉。

5w是一个常规的框架,但是光知道5w是不够的,因为特别是一些引导性强的题目,可以想象老师会看到大量的5w。一些实用的框架,比如说大众传播的四种功能,报纸4大核心业务(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微观、中观、宏观“三观”到更复杂的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基本模式以及可以回答很多关于传播效果的题目的认知、态度、行为的框架在答题时都非常实用(后文会有详细说明)。

4、多读论文。书上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要适当看一两篇相关论文作为补充。我看过一个关于外语口语发音矫正的理论——为了学好口语,在有条件的前提下,你应该做的不是听大量极度标准的英音、美音,而是应该广泛听一些略带口音的比如荷兰腔、苏格兰腔、美国西部腔的口语,然后你的口语就会莫名地有质的飞跃。

其实对理论的掌握也是一个道理,单纯地看教材往往会让我们特别是跨专业复习的同学陷入只背诵不思考的泥潭,而多看几种对同一理论的不同表述却反而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理论。而且很多时候一篇不长的论文往往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规范的关于某个特定问题的陈述模板,所以论文一定要看,要广泛的看。

3

题目

有人说,新闻的美在于偶然性和突发性,请从电视现场直播的角度对此做一评析,并结合具体实例

思路

1.信息定义、信息功能;

2.新闻真实性于真实感的统一;3.是媒介竞争对现场直播编排提出的要求。4.以海湾战争为例

参考答案

有人说新闻之美在于偶发性于突然性,以下我将以央视及世界其他新闻媒体对海湾战争的直播为例谈谈我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1)偶发性与突然性是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对电视新闻提出的要求

信息是一切能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无论是三功能说、四功能说抑或社会责任论中对媒介功能的探讨,任何学者在总结大众传播功能是总会有限强调媒介是社会公众借以监测环境的工具。受众对信息的追逐的根本目的在于了解环境以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决策,新信息之所以是新信息恰恰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也即其偶发性与突然性。

新闻价值中时效性维度体现在时间发生时间、媒介报道时间与时间对社会(及具体个人)产生影响的持续时间这三者之间的间隔与相应的比例。以此角度而言,现场直播使新闻的时效性从TNT发展到NNN,将充满偶发性与突发性的现实世界(尤其现场直播选择的题材往往是重大的政治经济事件)通过媒介呈现在观众面前,实现了新闻时效性乃至新闻价值的优化,为受众及时作出环境适应觉得提供了依据。

以央视及世界各国其他新闻媒体对海湾战争的直播为例,战争期间,世界各国的股票、期货交易员乃至很多各行业工作人员都在几乎目不转睛地通过电视及其他各种媒体关注着战事的发展,因为战事中任何“偶发性与突然性”都将对他们下一步所应采取的行动产生影响。故而,新闻之美在于偶发性与突然性。

(2)直播中的偶发性与突然性体现了电视新闻“真实性与真实感统一”的要求。

电视新闻视听一体的媒介特性使受众提出了“真实性与真实感的统一”的要求。而在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时间的发生、电视的报道与观众的收看是同步的,观众会在对事件的“偶发性与突然性”的同步体验中产生强烈的体验感与代入感,实现“真实性于真实感的统一”,从而实现更佳的传播效果。

继续以央视对海湾战争的直播为例,尽管在直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主持人口误、电话/网络/卫星连线中断以及一次又一次的专家预测/判断失误,但是观众总体对这样的“失误”持宽容态度并认为这正是新闻真实的体现。故而,新闻之美在于偶发性与突然性。

(3)偶发性与突然性还是现代媒介竞争环境对现场直播编排提出的要求

现代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使对受众的注意力争夺不啻于一场“战争”,现场直播往往历时较长、时间本身有明显的“高低潮”,为吸引、锁定观众的注意力,就要求直播团队以合理的编排与节目设计,不对激发观众对事态未来发展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创造出心理感受上的“偶发性与突然性”。

继续以央视对海湾战争的报道为例,在节目直播过程中,主持人不断代表观众发问,并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实现了对已发生事件的关注与解读兵引导观众注意未来事态可能出现的关键发展。在不断的发文中调动并不断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同时适当结合节目包装短片等形式加快节目节奏,从而长期锁定观众的注意力。故而,新闻之美在于偶发性与突然性。

综上,无论是出于满足观众对事态变动的追踪需要,抑或实现电视新闻真实性于真实感的统一,抑或出于锁定受众注意力的目的,偶发性与突发性都是成功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最关键的元素之一。新闻之美,起码部分在于偶发性与突发性。

小编说

1. 这道题可能更接近一个标准的答题“格式”。本题分值25分,我用了1250字,从三个并列的方面分析了题干,应该来说是比较丰满但是又不拖沓。对于论述题应该写多少字的问题,我认为字数和分值的比例应该在70-30之间。少了,论述会显得单薄,多了到时候可能不一定来得及写。当然,我前面几道题在字数上都答到了上限甚至略有超标,一则是我对自己写字的速度有信心,二则这些毕竟是考后答案要有利于大家的复习。你必须在开卷中写出2500字,考场上才能起码写出1700(我觉得对30分题目比较合理的字数)。

2、接上一个话题,我强调做两到三套真题,一个很大的好处是可以“重启”我们废置已久的写字功能。刚开始做真题的时候,我每小时写个2k字都觉得压力山大,但是最后我基础两道论诉题在考场上写了都超过2000字,基础11页写满,实务写了10页,但是我的考试时间都富余了起码10分钟。

3、很多学校包括厦大都喜欢给出一些有点模棱两可的话让大家去展示对它们的理解,对这样的题目一定要努力展现自己的思辨性。从3-4个方向去展示对它的理解是比较合适的,少了显得不够丰富,多了对特定方向的论述又容易显得单薄。当然,如果你能列举出10个以上的理论来展现对特定问题的思考,那单薄就让它单薄吧。(例如我在做12年“用三个以上传播学理论谈微博”的论述题时,硬生生用了13个相关理论,而且完全不显得杂乱。这个先留悬念吧)

4、在先集中谈理论然后集中举例子与理论与例子穿插这个问题上,我倾向于后者。结合分条陈述的理论补充相应的例子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同时也帮助你挖掘例子的价值——说白了,例子是为了展现你的阅读量和思考能力服务的,一个单纯的例子说明不了任何问题,老师想看的是你对例子的挖掘与陈述。

四年后的回读:当时的我,真的是优秀啊~

4

题目

论述大公报百年发展的历程。

思路

1、历时性历史:四阶段,英华,王,新记,建国后

2、历史贡献:新闻、评论、副刊、经营管理

参考答案

1902年6月,爱国满族认识英敛之创办《大公报》,取“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之意,历经百年,目前仍在香港出版,是中国新闻史上最 具影响力、最负盛名同时也是历史最 长的一份报纸。它记录了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记录了中国人民求解放、谋发展这条曲折道路上的种种艰辛与坎坷、取得的辉煌与成就、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以“文人论证”的理想与坚持推动者时代的发展,是一本鲜活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

《大公报》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

1)1902年6月-1912年2月,由英敛之创办并主持,鼓吹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外国侵略。以“敢言”名于时,深受读者敬重。

2)1912年2月-1925年11月,由王致隆接班,因与北洋政府中的安福系有连并有亲日倾向,销量大落,于1925年停刊。

3)1926年6月-1949年建国前,由吴鼎昌、胡政之、张继鸾组成的“新记公司”接办,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口号,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报纸之一

4)建国后,成为中共领导下的报纸,其中香港版出版至今,是香港重要的“左派报纸”,见证了香港人民奋发进取、艰苦创业的历史。

有人提出报纸“四个基本要素”的说法即“新闻、评论、副刊、广告”,以下我将遵循这一思路,分别从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及其他经营管理事务角度出发,试论述《大公报》的百年发展发展尤其是自1926年新记公司接办到建国前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的贡献:

1. “有闻必录”指导方针下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

1918年欧战结束后,《大公报》记者胡政之作为的中国记者采访巴黎和会,发回“巴黎来电”成为人们争相阅读、关注的内容,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30年代,《大公报》支持记者范长江的考察并刊出大量旅行通讯,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危机,国民党通知的腐败、黑暗和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更可贵的是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与影响,并在西安事变后采访周恩来并发表《陕北之行》等通讯。尤其在1926年-建国前新记公司主办大公报期间,在“有闻必录”的指导方针下,无论是国内的灾荒、战争乃至国共冲突,国际上与中国相关的波茨坦会议、纳粹战犯的审讯,所有与密切关系到现代中国发展的大事发生时总会有《大公报》的记者在现场并忠实予以记录,可谓是“中国近代史教科书”。

2. “对政治,贵敢言”的文人论证机关

评论工作是《大公报》最 具特色的部分,不同于中国新闻史上另一家重要报纸《申报》倾向于避免表态而以忠实地记录事实为自己办报宗旨,《大公报》是文人论政的机关,自英华主持时期就有“敢言”传统。张继鸾是“文人论政”的典型代表,他既有中国士人的流风余韵,又有现代报人的广博知识,所做评论文章,注重时效性,追求新闻价值基础上的评论价值,追求预见性,洞悉时局与失态的本质与趋势;注重逻辑性,文章结构严谨,政论缜密;走向通俗性,用平实畅达的语言叙事说理;表报公正性,在“客观”与“敢言”间寻求平衡。成为当时中国主流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个人认为的《大公报》的评论工作总体上体现了四个特点:

1)在政治上大体保持了公正。《大公报》虽然不赞同共产党的暴力革命,但也反对国民党当局屠杀共产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大公报》是国统区少数坚持称共产党为“中共”和“共军”而非“共匪”或“兵匪”的报纸。

2)努力传达底层百姓尤其普通劳动人民的声音。新记《大公报》言论和报道中,反映民生疾苦、痛斥吏治腐败的占了很大篇幅。

3)努力呼吁新闻自由。曾刊文表示“需知立法之目的,重在指示,不重在钳制,如当局持吹毛求疵之态度,则中国永无言论自由可言”。

4)国家至上主义。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无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民族资产阶级报人和中国共产党的办报活动共同体现的一个主题。张、胡、吴三人接班《大公报》的目的,根本上是裨益国家,这也是文人论政最重要的思想寄托。而无论是在抗日战争中、抗战后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努力中抑或在解放战争中,以及在期间发生的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上,《大公报》大抵都能站在国家至上的立场,做出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呼吁。尤其大公报在呼吁国共合作和全国人民团结抗日方面做出了历史努力是值得尊敬的。至于受到诟病的,在特定历史时期《大公报》对国民党的“小骂大帮忙”,我只能说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大公报》在当时选择的,只是在它带有历史局限性的眼光下看来更有可能实现国家迅速统一和民众修养生息的道路。

3、京派文学的基地“文艺”副刊

1933年,《大公报》邀请沈从文等作家,创办“文艺”副刊,成为京派文学的基地。

4、“不卖”的基础——经济独立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著 名的资产阶级商业大报,发行量一度突破20万份,这背后除了高质量的新闻与评论以外,高效的发行、广告、印刷工作同样重要。对《大公报》的广告经营,新闻史上着墨不多,但是某种程度上,广告经营带来的经济独立是《大公报》保持言论上的公正性与中立性的基础。新记《大公报》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社训,其中“不卖”,指的就是“欲言论独立,贵经济自由,故吾人声明不以言论做交易”,“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知识与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这强调了《大公报》在经济上的独立经营,以确保其言论的独立性。

1958年,周恩来谈及《大公报》时评价到:“,她是爱国的;第二,它是坚持抗日的;第三,她为中国新闻界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这个评价是十分中肯的,大公报的百年历史,是绝不平凡的百年。

小编说

1. 报纸有四大要素——新闻,评论,副刊,广告,新闻史上对重要报纸的介绍往往也可以总结为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四大部分。因为论述的方便,大部分新闻史的教材往往会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某些特定报纸,大部分人在答题的时候也习惯于以一种“历时性”的思考模式去答题。平时复习的时候,试着以这样“新闻、评论、副刊、经营管理”的思路去总结散落在书本各地的知识点可以一方面减少重点知识点的遗漏,同时又展现你的总结能力。最重要的是,在一大堆以时间为线索“历时性”答案当中,突然给老师一个这样高大上的新闻评论副刊经营管理的“共时性”、“上帝视角”的答案会让老师感觉有一股小清新的空气吹进大脑有木有啊。

四年后的回读:什么是理解?理解是把书上的知识打散,重新组合。

2、可以尝试用这个框架整理一下申报大家就会更进一步发现这个模板的价值。(事实上这个模板就是我在总结申报历史的时候总结出来的)

3、过渡段很重要。如果有可能的话,在过渡段中详细简单陈述一下你的答题逻辑可以让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的清晰,同时有利于老师找到相关知识点,“踩点给分”。这个其实是我工作中做PPT时常用的手法。

例如:“有人提出报纸“四个基本要素”的说法即“新闻、评论、副刊、广告”,以下我将遵循这一思路,分别从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及其他经营管理事务角度出发,试论述《大公报》的百年发展发展尤其是自1926年新记公司接办到建国前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的贡献——”

拉斯韦尔提出了5W模式,即Who,To whom,say what,in which channel,with what effect,分别关注传播者,受众,内容,媒介,效果等五个传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下我将从这五个角度分析包括传播者、受众在内的各方主体应如何适应媒介新技术的发展尤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适应现代传播环境并促进社会发展。同时,谈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问题,监管,无论是来自政府或者行业本身的自律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在谈及上诉5个角度时我将穿插阐述政府及其他监管主体在各个特定方面应该如何履行自身职责。

4.小标题要“高大上”。小标题可以给文章起到提亮增鲜的作用。

如:“有闻必录”指导方针下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对政治,贵敢言”的文人论证机关京派文学的基地“文艺”副刊“不卖”的基础——经济独立

人家说文章要做到信达雅。小标题至少要求可以突出重点,引导老师的视线,帮助老师“踩点给分”,做到信与达;如果可能,要尽量展现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总结能力,做到“雅”,这其实不难做到,因为“有闻必录”、“对政治,贵敢言”、“不卖”其实都是书上的原话。height=59

第二部分 答题技巧

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一套尚不系统的传播学论诉题答题技巧:

1、大致要经过五个步骤

读题。认真读题,并思考3分钟以上,相信我磨刀不误砍柴工。

草稿。一份好的草稿是成功的一半。不是说让你在草稿纸上把答案写好再誊入考卷,这个其实既不可能也没必要。但是在动笔前,你应该大致清楚你所要写的文章的结构并将他们分条列出。比起想到哪写到哪,一个好的、完整的结构可以引导你的思路。

动笔。放开扯吧,虽然我们有一个构思好的框架,但是每一个细节的论述则非常考基本功。但如果你像我一样做了近30套,150道以上的论述题你就会发现,你经常用的那些话其实是很相似的。比如信息的定义、四功能说、五W理论这些基础的东西,以及新闻自由、舆论监督和今年刚刚考过的新闻媒体的性质,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反复被使用的。

小总结。我没想好这个过程的名字,但是大意是在论述进行到一半(大约700-1000字左右)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看一下我们之前写下的东西与我们之前定好的结构。有时候是想到更好的需要调整,有时候是偏离了方向需要重新纠正。我个人比较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前面用了过多篇幅引出话题,或者论述一个不重要的问题,从而造成了头重脚轻。(包括前面题到的Noam cook那道题在引出5W的之前的那一段坦白来说就有这个毛病)

完稿。要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平时,要注意一篇没有写完的文章什么都不是,一个没有答完的题目也是什么都不是。一定要和只思考不书写的恶习做斗争,起码要认真地写3张卷子(包括简答)或者10道以上的论述。

在考试的时候则要注意不管看到什么题目一定要写上,哪怕超纲,哪怕你真的没有见过;另外如果时间不够(因为论述经常会被放在最后),不管跳过什么一定要写结尾,论述的完整性非常重要。另外,如果可能,尽量给文章安排一个可以识别的结尾段。

2、让我们单独来聊打草稿这个话题

首先是读题并且“定义”问题。读题,起码要用3分钟。有一些题目书上有原话,要搞清楚确实是问了什么;但特别是论述当中,很多题目都是书上没有原话,比较模糊的。这个时候你必须学会定义话题。以上面的几道题为例,我将“对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理解”定义为“为什么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是符合新闻事业规律的做法”;Noam Cook的那句话肯定不只可以从一个角度解读,但是我将它定义为“媒介技术可能会促进社会发展,但这些必须建立在相应的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条件下”。定义问题,一要注意合理性和过渡的自然,二要便于论述。

读题的过程要学会适当“缩小”。很多题目在的时候会命得比较“大”,而在做题的时候我们要将它们缩小,而这样的缩小是为了能够更深入的阐述特定问题。

例如,在答某一年“如何理解内容为王,形式是金”这一论诉题的时候,我的做法是先把它定义为这句话在新闻领域的意义(新闻毕竟是电视的最重要职能),进而指出新闻领域的内容为王指新闻必须遵循新闻价值标准,形式是金则指必须注意新闻的加工和解读。有时候很多特别大的题目比如电视媒体的优势、网络媒体的优势都可以采用这个思路。

像大公报百年史,其实当中有很多的问题可以阐述,例如大公报的历任经营者、主要的撰稿人等,而我只选择了它的新闻、评论、副刊、广告来谈。某种程度上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学会缩小研究范围从而在一个小领域做到更加深入。但当然,缩小也要适当,谈论的方面必须是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并且不能太小。比如内容为王形式是金这道题,大家很容易被引导到娱乐的方向,但是严格来说这个很容易走入歧途;至于大公报这道题,如果你起码要谈论到大公报的新闻和评论两大方面,只谈到了新闻或者只谈到了评论都是不恰当的。

注意分拆。分析分析,分而后能析,有序论述的个步骤就是分解问题。本书里,近一半的论述题答案是一种三三制的架构,即2-4个大点,每个大点下面2-4个小点,以3点为多。分解问题,多用小标题,可以引导我们的思路,使得行文更加有逻辑性和思辨性,同时避免形成令人生畏的大陀文字。

相信我,我们的文字对老师不会有太多吸引力,特别在考场上写字一快字迹模糊,更谈不上什么美的享受,所以尽量不要出现400字以上的成块文字(这一点是我一位有参与过其他专业的考研阅卷的长辈指出的,我觉得很理。但必须检讨的是,作为一个话唠,我在控制成块文字篇幅这一点上做得真不好)。

很多时候一些框架的存在可以帮我们更有序地组织内容。列举几个常用框架:

1) 5W,即谁,对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了什么效果。5W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框架,通过它你能很好地将一个问题聊明白。

2)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释问题。适用于任何场合的答题思路。

3) 微观、中观、宏观三观,用好了非常出彩。

4) 认知、态度、行为,在答有关传播效果的题目的时候不妨试着从这个角度去拆解本身复杂的传播效果。

5) 赖特的四功能观,即大众传媒的雷达功能、解释与规定功能、社会化功能、娱乐功能,越是基础的理论越有说服力。本框架可以用于各种分析媒介作用的题目中。

6) 新闻、评论、副刊、广告,报纸的4大基本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新闻史和与报纸改版有关的论述题都可以用这个框架作答。

7) 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系统模式,用好了非常出彩,但是因为内容太丰富了,很难驾驭。

8) 时间顺序,适合一些流程性的题目,比如问大数据对广告的影响的时候,就不妨从调研、策划、实施、效果监测这养的几个阶段来组织答案。

有时候可以用排比式的组织形式来展开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就想我对“新闻之美在偶然性与突发性”一题的回答。使用这一框架时要注意展现思辨性,一般3点或者4点会比较合适,一方面丰富,一方面对没点的论述都能相对充分。

正如前面说到的,当你试图说明一个理论时,指定教科书这么说是一个即充分又不充分的理由,特别是当它已经经过你的重新组合。而当你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理论、历史、现实更是一个你必须随时记在心中并在阐述任何问题时要主动应用的框架。整篇文章以及文章中的对每一个问题的探讨都要努力做到丰富。当你实在没法说清一个东西是什么的时候,也可你可以说说它不是什么。

3、聊一些行文的技巧

还是要再说一遍理论、历史与现实,这个要形成习惯。

写好开头、结尾和过渡段。

开头要学会为问题定性,要“高大上”(请原谅我还没想好怎么说咋写得高大上)。结尾要一眼让人看出这个是一个结尾,想想我们看看网络小说的时候,哪怕是烂尾,也比太监来得令人容易接受吧,所以,宁肯烂尾,绝不太监。

过渡段的作用我在前面说过,过渡段是你引导老师的思路的“法宝”(好吧,我不知道老师怎么改卷子的,但是我在广告公司的时候看过很多高手的提案)。想象一下,老师一天要面对那么多的卷子,而且有传闻一般一个老师只改一道题,同样的特别是低水平的题目看多了以后审美疲劳就变得不可避免,“踩点给分”应该也不是“传说”。

这个时候,你需要在过渡段当中阐述你的论述思路,简单说明你的框架,从而让老师有个心理准备,在后面更容易找到你的得分点。不然想象一下,你明明有答到得分点,但是老师却在昏昏欲睡中没有找到这个点(当然,一般这更多意味着你的得分点实在太牵强了),那你不是很点背吗?

以下做法很提升逼格:原文引用知名人士原文;小段引用论文,一句XXX教授在《XXX》论文中指出,各种高大上有木有;用英文全称。

从保险的角度,没有充足把握的题目请把所有涉及的知识点一股脑写上去;

进阶版的做法是,通过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框架,把所有知识点罗列上去,比如通过“传播对受众认知、态度、行为”的影响来分别引出对多种传播学效果理论的介绍。

多分点,形成清晰的论述框架。用好标题和小标题。

很多写策划案、采访提纲一类的题目,基本考察的就是格式,其实很容易拿分,一定要提前准备。

准备一些有你个人风格的陈诉。

说人话是考研答题的境界!!!

以上就是新传考研真题答题模板。希望大家在日常学习中,注意从答题技巧的角度备考哦。

相关推荐

新传考研真题答题技巧:以18北大新传考研真题为例

部分 真题及详解

1

题目

1978年,国家出版局在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上正式宣布报社企业化经营的决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成为中国报业性质的定位。请结合此后30年中国报业运营体制的嬗变,说说你对报业这一定位的理解。

思路

1.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符合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改革思路

公共性:理论、历史、现实 ; 商业性

结论——方向正确,成就巨大,应该继续坚持

2.深化改革:

1)打破条块分割

2)治理泛娱乐化问题

参考答案

1978年,国家出版局在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上正式宣布报社企业化经营的决定,1992年,随十四大的召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我国传媒业明确了对新闻事业“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属性认定,即传媒业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机构,履行营造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保障中央政令畅通等重要职能,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功能,毫无疑问属于上层建筑。但就它为社会提供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知识、娱乐而言,属于第三产业即信息产业。这一对传媒“身份”的认定推动了传媒业的加速发展。

2012年我国电视业广告收入超过1000亿元,并形成了成熟的电视、报纸、杂志、电台、手机为主体的立体传播网络,较充分满足了公众的信息获取与娱乐欣赏需要,成就是巨大而值得骄傲的。而取得成功的原因,根本上在于“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改革方向抓住了传媒的公共性与商业性的双重属性,是符合新闻事业客观规律的做法。以下我将分别陈述。

一、坚守新闻的事业性质,坚守公共性底线,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新闻事业具有公共性,应该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服务。

构成西方现行传播规范理论的基础的作品之一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一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前提就是”传媒业是公共机构,新闻出版应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对传媒公共性的认识,虽然各学者的表述各异,但无疑不强调新闻业应以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为原则,为社会与公众服务。再早一些,塔尔德强调印刷意味着民主,杜威则希望通过传媒改革实现公共教育以出尽民主政治的发展。

在实践中,西方传媒史上著 名的“扒粪运动”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争议,但其通过传媒努力推动社会改革的动机与效果都值得肯定。在社会主义国家,传媒的公共性不仅得到尊重,而且为历代社会主义理论家与传媒理论家所强调。列宁认为“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刘少奇说“党依靠你们的工作,指导群众,向群众学习”。中国历代新闻理论家和党的领导人对新闻工作公共性的认识与探索归根总结为喉舌论,即认为“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带动了其他各方面的变化,但是总体上社会保持了长期的稳定,期间传媒业坚守事业性质,以公共利益至上为核心追求,发挥了社会上的“定海神针”的效果——它宣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全国人民指明方向;它既是传达政府政策与国家法律法令,保证上情下达,从而整合了社会力量;同时它努力做到下情上达、下情互达,从而促进了社会的整合。不仅如此,在诸如汶川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面前,传媒起到了独特的社会动员作用。

而最近的例子是13年央视推广的光盘行动,推动了良好生活、消费习惯的普及,传播了正能量。尽管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激烈的传媒竞争,我国新闻事业也出现了一些“有偿新闻”和“星腥性”问题,但我国传媒业提供的新闻产品总体而言是严肃正面的。坚守新闻的事业性质是坚守新闻公共性的要求,从理论到实践都证明此做法完全正确。

二、企业管理,尊重了新闻事业的商业性,促成了新闻事业的大发展

斯拉姆指出新闻事业的经济功能,认为它“不仅能通过经济信息的搜集与传达为经济服务,而且本身就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可以开创经济行为”。

从历史上看,以经济指导知道新闻事业的发展是新闻业的进步,甚至有学者将1833年纽约《太阳报》的创刊视为真正新闻事业的开始——廉价报纸经济上的独立为它们摆脱对政党津贴的依赖,从而从观点纸变为真正的新闻纸成为现实。在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上,《申报》、《大公报》等著 名大报无一不同时是著 名的商业报纸。邹韬奋也强调过报纸经济独立的重要性,认为在“不违背我们事业性的范围内,必须尽力赚钱”。

企业管理为我国新闻事业带来的,一则是对内部的资源整合,二则是对受众需求的重视。尤其是对后者的关注,使我国新闻业这一方面不断扩大报道面,确立了以信息为中心的新闻观念,打破了建国初期一味强调报纸宣传功能的误区,满足了广大受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放大的的信息需求。

同时对传媒商业属性的尊重也带来了电视及其他媒体对传媒的娱乐、教育功能的认识深化和相关节目的巨大发展。尤其是省级卫视的崛起成为了改革开放后传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先行。乃至在宣传方面,对受众需求的重视与研究使媒体更重视宣传方法,也使我们的宣传更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国电视广告收入超千亿,广播广告收入实现连续10年以上的两位数增长,同时互联网等媒体也实现了高速发展。企业管理尊重了传媒的商业属性,促成了新闻事业的大发展,历史功绩不容抹杀。

综上,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尊重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而提出的管理思路,符合新闻事业的客观规律,并指导传媒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思路无疑是正确的。

小编说

1. 有没有人想过一个蛋疼的问题——理论为什么是正确的?对于我们而言,可能是因为参考书这么说,但是对于批卷老师而言,显然“参考书说”不能作为一个有说服力、证明理论或者主张正确性的“理由”。

对一个主张的论证,应该同时有三大要素——理论、历史与实践。

理论方面,一般来说要举出2个以上的相似观点,造成一种“大家都这么说”的感觉;

历史方面,学习新闻史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联系实际”;

至于实践,要么选用当年的新鲜案例,要么选用已有定论的代表性案例。

2. 要寻找机会适当展现自己的思辨性和阅读量以及视野宽度,要“敢写”。坦白来说本文不聊塔尔德、库利、列宁什么的,或者起码说少聊几个,并不会影响内容整体的表达。但在考研中我们要寻找一切适当的展现出自己老师希望看到的东西的机会,包括大阅读量、逻辑性和思辨能力。

3. 专业课考研定律,你复习最 好的东西一定会考到。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答案的非性,你在答题时会不自觉地把你最熟悉的内容带入答题中。

五年后的重读:严格来说,这道题我答的是有瑕疵的,瑕疵体现在本题问的是“对报业‘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定位’这一定位的理解”,也就是说还真是适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简单框架。而我回答的内容更多是“符合学科发展规律与中国实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两个点,坦白来说,绕得有点远了。

但好在,知识性的东西没有明显纰漏,总体逻辑可以自圆其说,所以,满分肯定拿不到,但是26/27还是有把握的。考试就像打游戏,看似随机因素不少,但是“等级高”、“装备好”赢得概率自然就更大。好好打磨自己的知识,最后阶段做好知识的串联。真的,送大家一句话“首先要敢答”!!!

2

题目

有历史学家认为印刷术在15世纪迅速导致了欧洲普通民众进入少数精英特权所垄断的知识领域,但Noam Cook认为,欧洲大众文盲率的下降、廉价报纸的发明与大批量生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思想等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具备才使得印刷文字的大规模传播成为可能。因此,欧洲民众真正进入知识领域是19世纪后半叶以后的事情,此时,离印刷术的出现已经有400年。你认为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存在什么关系?

思路

技术决定论vs 社会决定论

Noam 的观点解析——媒介技术推动社会发展必需建立在成熟的社会诸条件下。

5w:

传播者:三类传播者,职业化传播者,公共机构,个人

受众:媒介素养

渠道:建立组织化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意识,网络媒体采编权

内容:打击有害内容,对争议内容不能一删了之

效果:大数据时代赋予了媒介更好把握受众特点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政府可以通过对受众媒介使用的分析深入了解公众态度,推动决策合理化。

参考答案

在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技术决定论折如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认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社会上真正有意义的讯息是该时代的传播媒介及其所开创的可能性。但也有部分学者如Noam cook 指出,媒介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成熟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前提下,正如他所列举的大众文盲率的下降,廉价报纸的发明与大量生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五年后的回读:材料分析题应该怎样开头?我为自己的开头点下赞——迅速把原先具有多重语义的两句话纳入了一个特定理论体系与范式的框架下,完成了“具体问题-概念-理论”的过渡,为后面的论述打下基础。

在互联网技术大发展带来的传播技术革命面前,我们的社会传播结构乃至社会整体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具体、额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单纯认为媒介技术发展必然会导致社会进步的乐观主义期待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应用层面的问题。就以目前火热的微博为例,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既有“福音”又有“问题”。

1)微博带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个人的话语权和传播能力得到放大,有人认为这会带来社会的民主化与平权化;但正如清华大学李彬教授研究指出的,微博带来的与其说是“话语平权”不如说是“话语平机”,微博时代,社会话语权某种程度正在向“精英阶层”进一步集中的——李彬教授通过对包括郭美美事件等4个公共事件的研究,发现关于这些话题的舆论呈现出“认证用户制造话题,非认证用户传播话题”的特点。

通俗地说,过去影响你对政治问题的态度的人可能是邻居老王,而影响你对购物问题的态度的可能是单位林姐,而现在则往往是李开复、姚晨等所谓“微博意见领 袖”。

2)微博与互联网带来了公民知情权的扩大,但信息超载和信息不实成为很多人的困扰;

微博和互联网带来公众表达权的扩大,但这也同时带来了我们应如何行使表达权的问题,造谣、传谣、谩骂、宣泄、人肉搜索、诽谤、侵犯隐私等不文明传播行为渐渐成为社会公害。

类似的“福音”vs“问题”我可以再列举十条甚至更多,单纯的“媒介乌托邦期待”无

疑是幼稚的,Noam Cook的观点给我们一个很正要的启示是,媒介技术可能会促进社会发展,但这些必须建立在相应的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条件下。

五年后的回读:当年的我,写东西有点掉书袋了,我检讨。坦白来说刚刚那两百多近300字,从写作角度,有点多余。

拉斯韦尔提出了5W模式,即Who,To whom,say what,inwhich channel,with what effect,分别关注传播者,受众,内容,媒介,效果等五个传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下我将从这五个角度分析包括传播者、受众在内的各方主体应如何适应媒介新技术的发展尤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适应现代传播环境并促进社会发展。同时,谈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问题,监管,无论是来自政府或者行业本身的自律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在谈及上诉5个角度时我将穿插阐述政府及其他监管主体在各个特定方面应该如何履行自身职责。

1、传播者: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传播主体的暨大丰富,这其中有可大致分为三类

1)组织化的传播者:包括传统媒体的网络版,但更多表现为各种新闻网站和新闻推送工具,最典型的莫过于门户。当前网络传播尤其是网络新闻传播中一个最突出问题是网络编辑队伍的良莠不齐。

不同于传统媒体拥有的大都受过专业培训,有大量已经被“内化”的成文不成文的职业道德体系约束下的记者、编辑队伍,有一套完整的需要经重重把关的工作流程;我国网络编辑队伍中除部分由传统媒体工作人员转行的部分,大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也没有成型的全行业普遍认可的道德标准。

随着网络新闻逐步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规范网络编辑队伍,准入标准并树立完整的操作规范和道德规范刻不容缓。

2)传统的“信息源”变成了新的、重要的传播主体,突出表现为政务微博、品牌微博。大量因涉及公共事务而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传播主体不再依赖媒介而有了自己的发声渠道,可以直接与受众互动。

但是,就以政务微博为例,单纯的微博开通并不能直接促进公共服务质量的改善和公众知情权的扩大。在此方面,北京市推出的“北京微博发布厅”的时间值得研究与推广——集合北京公安局、环保局、发改委等数百个北京市政务微博账号发布新闻内容与发起活动,从而实现与公众的更近距离沟通。但个主要政务微博还需在发布频率、实现语言的亲民化,强化倾听与服务意识上做出更多努力。

3)普通公民成为新传播主体,但正如前文提到公民的网络传播行为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个问题我将在下文“受众”不发具体阐述这个问题。

2、受众。在信息时代,面对丰富,随时刷新的信息,公众如何从中选出对自己有意义的部分而避免过量的信息对自己造成困扰?面对真假难辨的信息和各有立场新闻与评论,关注如何辩证思考,判断真伪,读懂各种评论乃至不同主题新闻发布的潜在动机?

微博时代,无心的不实信息发布可能会大范围扩散而造成严重后果,不经思考的转发可能会使你成为谣言的帮凶。这些都对信息时代的受众媒介素养提出要求。对此,虽然说法各异,但是各国学者的表述也有很多交集之处,例如我国提出的守护互联网秩序的“七条底线”很大程度上回答了得到技术赋权的受众如何行使传播责任的问题。

英国学者在对伦敦骚乱中Twitter所起作用的研究中对Twitter用户提出了“除非你亲眼所见,否则不要发布”、“如果你发现谣言和不实描述,请指出来”、“直接反驳而不要转发谣言,因为这可能加剧谣言传播”等一系列要求。学界及政府应该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与推进,受众也应该努力做到面对各类信息“多做一些思考”,因为“有足够辩证思考能力的受众”乃至公民是社会发展的不可取代的重要力量。

3、媒介。媒介本身是一个双意词——即指传播工具与传播技术,又指媒介组织即组织化的传播者。目前互联网的发展中强调的及互联网媒体的优势主要存在于其纬度,强调其在技术上的优越性。但是从后者的角度而言,我们目前的网络媒体包括处在领头羊位置的几大门户事实上都不存在所谓个公信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网络媒体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热衷于当标题党和打擦边球。随着时间的发展,正如应建立网络编辑队伍的自律规则一样,网络媒体尤其是在网络新闻中起“主流”作用的组织化传播者的自律及他律制度的建立与遵守应该被提上日程,网络媒体需要让自身变得“主流化”。同时,我国网络媒体没有独立采编权,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网络成为信息获取主要渠道的现状下,我们需要从制度层面开始探索这个问题的解决。

4.内容。对网络内容的监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其中往往存在着政府与公民及各方主体对新闻自由的不同理解。在我看来,对一些有毒有害内容,如色情、暴力及谣言我们应该坚决抵制,但是对一些争议内容如部分涉及公权与民权冲突的信息与争论的信息我们不能一删了之,相反我相信只有通过公开的辩论才能促进事情向更好,更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增进的方向发展。

5、效果。在这里我想放大一下“效果”这个词的涵盖范围,即不止指媒介信息发布引起的效果,也包括政府具体施政行为产生的效果。互联网时代,公民的网络行为产生了大量基础性数据,而在“大数据”时代,这些信息不仅给了媒介一个更全面把握受众的机会,也为政府更全面了解受众对某些问题的态度甚至具体各类态度产生的深层次动机提供了可能,从而为政府决策的进一步科学化提供了可能,这可能是新传播技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为促进社会的前面的发展,政府要树立倾听意识、科学执政意识,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性。

总之,新传播技术将带来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但这必须建立在相应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前提下,需要从传播者,受众,媒介,内容,效果等层面,需要公众,媒介,媒介监管者和政府的协同努力。

小编说

1. 经典的5w框架。

2. 我承认,这道题的答案是我后来整理的,在考试的时候我用的是上文提到的理论+历史+现实的思路,文章分为两部分——部分:分析从报纸到广播再到电视,各类媒介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学界对它们的讨论,借此深入分析阐述我对Noam cook的观点的理解;第二部分:分析电子时代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问题并给出了一些见解。整体答题上我不觉得有多大问题,但是一则对历史的分析有一些拖沓,而对现状的分析又因为篇幅而有些不足从而造成了有点头重脚轻;二则这个思路和前文比较类似,为了文章的质量我重新整理了这个版本。

3、框架很重要!框架可以引导你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老师的阅读思路,甚至引导老师去“踩点给分”。上文我用了2800字(当然真考试一般不会写这么多,但是在考前你要能写出1.2倍的字数在考场上你才能写出相对较少的字数),谈论了几乎20个相关的问题,但是起码我个人并没有看出堆砌材料的感觉。

5w是一个常规的框架,但是光知道5w是不够的,因为特别是一些引导性强的题目,可以想象老师会看到大量的5w。一些实用的框架,比如说大众传播的四种功能,报纸4大核心业务(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微观、中观、宏观“三观”到更复杂的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基本模式以及可以回答很多关于传播效果的题目的认知、态度、行为的框架在答题时都非常实用(后文会有详细说明)。

4、多读论文。书上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要适当看一两篇相关论文作为补充。我看过一个关于外语口语发音矫正的理论——为了学好口语,在有条件的前提下,你应该做的不是听大量极度标准的英音、美音,而是应该广泛听一些略带口音的比如荷兰腔、苏格兰腔、美国西部腔的口语,然后你的口语就会莫名地有质的飞跃。

其实对理论的掌握也是一个道理,单纯地看教材往往会让我们特别是跨专业复习的同学陷入只背诵不思考的泥潭,而多看几种对同一理论的不同表述却反而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理论。而且很多时候一篇不长的论文往往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规范的关于某个特定问题的陈述模板,所以论文一定要看,要广泛的看。

3

题目

有人说,新闻的美在于偶然性和突发性,请从电视现场直播的角度对此做一评析,并结合具体实例

思路

1.信息定义、信息功能;

2.新闻真实性于真实感的统一;3.是媒介竞争对现场直播编排提出的要求。4.以海湾战争为例

参考答案

有人说新闻之美在于偶发性于突然性,以下我将以央视及世界其他新闻媒体对海湾战争的直播为例谈谈我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1)偶发性与突然性是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对电视新闻提出的要求

信息是一切能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无论是三功能说、四功能说抑或社会责任论中对媒介功能的探讨,任何学者在总结大众传播功能是总会有限强调媒介是社会公众借以监测环境的工具。受众对信息的追逐的根本目的在于了解环境以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决策,新信息之所以是新信息恰恰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也即其偶发性与突然性。

新闻价值中时效性维度体现在时间发生时间、媒介报道时间与时间对社会(及具体个人)产生影响的持续时间这三者之间的间隔与相应的比例。以此角度而言,现场直播使新闻的时效性从TNT发展到NNN,将充满偶发性与突发性的现实世界(尤其现场直播选择的题材往往是重大的政治经济事件)通过媒介呈现在观众面前,实现了新闻时效性乃至新闻价值的优化,为受众及时作出环境适应觉得提供了依据。

以央视及世界各国其他新闻媒体对海湾战争的直播为例,战争期间,世界各国的股票、期货交易员乃至很多各行业工作人员都在几乎目不转睛地通过电视及其他各种媒体关注着战事的发展,因为战事中任何“偶发性与突然性”都将对他们下一步所应采取的行动产生影响。故而,新闻之美在于偶发性与突然性。

(2)直播中的偶发性与突然性体现了电视新闻“真实性与真实感统一”的要求。

电视新闻视听一体的媒介特性使受众提出了“真实性与真实感的统一”的要求。而在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时间的发生、电视的报道与观众的收看是同步的,观众会在对事件的“偶发性与突然性”的同步体验中产生强烈的体验感与代入感,实现“真实性于真实感的统一”,从而实现更佳的传播效果。

继续以央视对海湾战争的直播为例,尽管在直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主持人口误、电话/网络/卫星连线中断以及一次又一次的专家预测/判断失误,但是观众总体对这样的“失误”持宽容态度并认为这正是新闻真实的体现。故而,新闻之美在于偶发性与突然性。

(3)偶发性与突然性还是现代媒介竞争环境对现场直播编排提出的要求

现代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使对受众的注意力争夺不啻于一场“战争”,现场直播往往历时较长、时间本身有明显的“高低潮”,为吸引、锁定观众的注意力,就要求直播团队以合理的编排与节目设计,不对激发观众对事态未来发展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创造出心理感受上的“偶发性与突然性”。

继续以央视对海湾战争的报道为例,在节目直播过程中,主持人不断代表观众发问,并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实现了对已发生事件的关注与解读兵引导观众注意未来事态可能出现的关键发展。在不断的发文中调动并不断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同时适当结合节目包装短片等形式加快节目节奏,从而长期锁定观众的注意力。故而,新闻之美在于偶发性与突然性。

综上,无论是出于满足观众对事态变动的追踪需要,抑或实现电视新闻真实性于真实感的统一,抑或出于锁定受众注意力的目的,偶发性与突发性都是成功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最关键的元素之一。新闻之美,起码部分在于偶发性与突发性。

小编说

1. 这道题可能更接近一个标准的答题“格式”。本题分值25分,我用了1250字,从三个并列的方面分析了题干,应该来说是比较丰满但是又不拖沓。对于论述题应该写多少字的问题,我认为字数和分值的比例应该在70-30之间。少了,论述会显得单薄,多了到时候可能不一定来得及写。当然,我前面几道题在字数上都答到了上限甚至略有超标,一则是我对自己写字的速度有信心,二则这些毕竟是考后答案要有利于大家的复习。你必须在开卷中写出2500字,考场上才能起码写出1700(我觉得对30分题目比较合理的字数)。

2、接上一个话题,我强调做两到三套真题,一个很大的好处是可以“重启”我们废置已久的写字功能。刚开始做真题的时候,我每小时写个2k字都觉得压力山大,但是最后我基础两道论诉题在考场上写了都超过2000字,基础11页写满,实务写了10页,但是我的考试时间都富余了起码10分钟。

3、很多学校包括厦大都喜欢给出一些有点模棱两可的话让大家去展示对它们的理解,对这样的题目一定要努力展现自己的思辨性。从3-4个方向去展示对它的理解是比较合适的,少了显得不够丰富,多了对特定方向的论述又容易显得单薄。当然,如果你能列举出10个以上的理论来展现对特定问题的思考,那单薄就让它单薄吧。(例如我在做12年“用三个以上传播学理论谈微博”的论述题时,硬生生用了13个相关理论,而且完全不显得杂乱。这个先留悬念吧)

4、在先集中谈理论然后集中举例子与理论与例子穿插这个问题上,我倾向于后者。结合分条陈述的理论补充相应的例子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同时也帮助你挖掘例子的价值——说白了,例子是为了展现你的阅读量和思考能力服务的,一个单纯的例子说明不了任何问题,老师想看的是你对例子的挖掘与陈述。

四年后的回读:当时的我,真的是优秀啊~

4

题目

论述大公报百年发展的历程。

思路

1、历时性历史:四阶段,英华,王,新记,建国后

2、历史贡献:新闻、评论、副刊、经营管理

参考答案

1902年6月,爱国满族认识英敛之创办《大公报》,取“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之意,历经百年,目前仍在香港出版,是中国新闻史上最 具影响力、最负盛名同时也是历史最 长的一份报纸。它记录了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记录了中国人民求解放、谋发展这条曲折道路上的种种艰辛与坎坷、取得的辉煌与成就、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以“文人论证”的理想与坚持推动者时代的发展,是一本鲜活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

《大公报》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

1)1902年6月-1912年2月,由英敛之创办并主持,鼓吹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外国侵略。以“敢言”名于时,深受读者敬重。

2)1912年2月-1925年11月,由王致隆接班,因与北洋政府中的安福系有连并有亲日倾向,销量大落,于1925年停刊。

3)1926年6月-1949年建国前,由吴鼎昌、胡政之、张继鸾组成的“新记公司”接办,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口号,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报纸之一

4)建国后,成为中共领导下的报纸,其中香港版出版至今,是香港重要的“左派报纸”,见证了香港人民奋发进取、艰苦创业的历史。

有人提出报纸“四个基本要素”的说法即“新闻、评论、副刊、广告”,以下我将遵循这一思路,分别从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及其他经营管理事务角度出发,试论述《大公报》的百年发展发展尤其是自1926年新记公司接办到建国前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的贡献:

1. “有闻必录”指导方针下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

1918年欧战结束后,《大公报》记者胡政之作为的中国记者采访巴黎和会,发回“巴黎来电”成为人们争相阅读、关注的内容,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30年代,《大公报》支持记者范长江的考察并刊出大量旅行通讯,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危机,国民党通知的腐败、黑暗和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更可贵的是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与影响,并在西安事变后采访周恩来并发表《陕北之行》等通讯。尤其在1926年-建国前新记公司主办大公报期间,在“有闻必录”的指导方针下,无论是国内的灾荒、战争乃至国共冲突,国际上与中国相关的波茨坦会议、纳粹战犯的审讯,所有与密切关系到现代中国发展的大事发生时总会有《大公报》的记者在现场并忠实予以记录,可谓是“中国近代史教科书”。

2. “对政治,贵敢言”的文人论证机关

评论工作是《大公报》最 具特色的部分,不同于中国新闻史上另一家重要报纸《申报》倾向于避免表态而以忠实地记录事实为自己办报宗旨,《大公报》是文人论政的机关,自英华主持时期就有“敢言”传统。张继鸾是“文人论政”的典型代表,他既有中国士人的流风余韵,又有现代报人的广博知识,所做评论文章,注重时效性,追求新闻价值基础上的评论价值,追求预见性,洞悉时局与失态的本质与趋势;注重逻辑性,文章结构严谨,政论缜密;走向通俗性,用平实畅达的语言叙事说理;表报公正性,在“客观”与“敢言”间寻求平衡。成为当时中国主流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个人认为的《大公报》的评论工作总体上体现了四个特点:

1)在政治上大体保持了公正。《大公报》虽然不赞同共产党的暴力革命,但也反对国民党当局屠杀共产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大公报》是国统区少数坚持称共产党为“中共”和“共军”而非“共匪”或“兵匪”的报纸。

2)努力传达底层百姓尤其普通劳动人民的声音。新记《大公报》言论和报道中,反映民生疾苦、痛斥吏治腐败的占了很大篇幅。

3)努力呼吁新闻自由。曾刊文表示“需知立法之目的,重在指示,不重在钳制,如当局持吹毛求疵之态度,则中国永无言论自由可言”。

4)国家至上主义。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无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民族资产阶级报人和中国共产党的办报活动共同体现的一个主题。张、胡、吴三人接班《大公报》的目的,根本上是裨益国家,这也是文人论政最重要的思想寄托。而无论是在抗日战争中、抗战后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努力中抑或在解放战争中,以及在期间发生的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上,《大公报》大抵都能站在国家至上的立场,做出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呼吁。尤其大公报在呼吁国共合作和全国人民团结抗日方面做出了历史努力是值得尊敬的。至于受到诟病的,在特定历史时期《大公报》对国民党的“小骂大帮忙”,我只能说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大公报》在当时选择的,只是在它带有历史局限性的眼光下看来更有可能实现国家迅速统一和民众修养生息的道路。

3、京派文学的基地“文艺”副刊

1933年,《大公报》邀请沈从文等作家,创办“文艺”副刊,成为京派文学的基地。

4、“不卖”的基础——经济独立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著 名的资产阶级商业大报,发行量一度突破20万份,这背后除了高质量的新闻与评论以外,高效的发行、广告、印刷工作同样重要。对《大公报》的广告经营,新闻史上着墨不多,但是某种程度上,广告经营带来的经济独立是《大公报》保持言论上的公正性与中立性的基础。新记《大公报》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社训,其中“不卖”,指的就是“欲言论独立,贵经济自由,故吾人声明不以言论做交易”,“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知识与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这强调了《大公报》在经济上的独立经营,以确保其言论的独立性。

1958年,周恩来谈及《大公报》时评价到:“,她是爱国的;第二,它是坚持抗日的;第三,她为中国新闻界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这个评价是十分中肯的,大公报的百年历史,是绝不平凡的百年。

小编说

1. 报纸有四大要素——新闻,评论,副刊,广告,新闻史上对重要报纸的介绍往往也可以总结为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四大部分。因为论述的方便,大部分新闻史的教材往往会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某些特定报纸,大部分人在答题的时候也习惯于以一种“历时性”的思考模式去答题。平时复习的时候,试着以这样“新闻、评论、副刊、经营管理”的思路去总结散落在书本各地的知识点可以一方面减少重点知识点的遗漏,同时又展现你的总结能力。最重要的是,在一大堆以时间为线索“历时性”答案当中,突然给老师一个这样高大上的新闻评论副刊经营管理的“共时性”、“上帝视角”的答案会让老师感觉有一股小清新的空气吹进大脑有木有啊。

四年后的回读:什么是理解?理解是把书上的知识打散,重新组合。

2、可以尝试用这个框架整理一下申报大家就会更进一步发现这个模板的价值。(事实上这个模板就是我在总结申报历史的时候总结出来的)

3、过渡段很重要。如果有可能的话,在过渡段中详细简单陈述一下你的答题逻辑可以让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的清晰,同时有利于老师找到相关知识点,“踩点给分”。这个其实是我工作中做PPT时常用的手法。

例如:“有人提出报纸“四个基本要素”的说法即“新闻、评论、副刊、广告”,以下我将遵循这一思路,分别从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及其他经营管理事务角度出发,试论述《大公报》的百年发展发展尤其是自1926年新记公司接办到建国前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的贡献——”

拉斯韦尔提出了5W模式,即Who,To whom,say what,in which channel,with what effect,分别关注传播者,受众,内容,媒介,效果等五个传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下我将从这五个角度分析包括传播者、受众在内的各方主体应如何适应媒介新技术的发展尤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适应现代传播环境并促进社会发展。同时,谈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问题,监管,无论是来自政府或者行业本身的自律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在谈及上诉5个角度时我将穿插阐述政府及其他监管主体在各个特定方面应该如何履行自身职责。

4.小标题要“高大上”。小标题可以给文章起到提亮增鲜的作用。

如:“有闻必录”指导方针下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对政治,贵敢言”的文人论证机关京派文学的基地“文艺”副刊“不卖”的基础——经济独立

人家说文章要做到信达雅。小标题至少要求可以突出重点,引导老师的视线,帮助老师“踩点给分”,做到信与达;如果可能,要尽量展现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总结能力,做到“雅”,这其实不难做到,因为“有闻必录”、“对政治,贵敢言”、“不卖”其实都是书上的原话。height=59

第二部分 答题技巧

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一套尚不系统的传播学论诉题答题技巧:

1、大致要经过五个步骤

读题。认真读题,并思考3分钟以上,相信我磨刀不误砍柴工。

草稿。一份好的草稿是成功的一半。不是说让你在草稿纸上把答案写好再誊入考卷,这个其实既不可能也没必要。但是在动笔前,你应该大致清楚你所要写的文章的结构并将他们分条列出。比起想到哪写到哪,一个好的、完整的结构可以引导你的思路。

动笔。放开扯吧,虽然我们有一个构思好的框架,但是每一个细节的论述则非常考基本功。但如果你像我一样做了近30套,150道以上的论述题你就会发现,你经常用的那些话其实是很相似的。比如信息的定义、四功能说、五W理论这些基础的东西,以及新闻自由、舆论监督和今年刚刚考过的新闻媒体的性质,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反复被使用的。

小总结。我没想好这个过程的名字,但是大意是在论述进行到一半(大约700-1000字左右)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看一下我们之前写下的东西与我们之前定好的结构。有时候是想到更好的需要调整,有时候是偏离了方向需要重新纠正。我个人比较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前面用了过多篇幅引出话题,或者论述一个不重要的问题,从而造成了头重脚轻。(包括前面题到的Noam cook那道题在引出5W的之前的那一段坦白来说就有这个毛病)

完稿。要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平时,要注意一篇没有写完的文章什么都不是,一个没有答完的题目也是什么都不是。一定要和只思考不书写的恶习做斗争,起码要认真地写3张卷子(包括简答)或者10道以上的论述。

在考试的时候则要注意不管看到什么题目一定要写上,哪怕超纲,哪怕你真的没有见过;另外如果时间不够(因为论述经常会被放在最后),不管跳过什么一定要写结尾,论述的完整性非常重要。另外,如果可能,尽量给文章安排一个可以识别的结尾段。

2、让我们单独来聊打草稿这个话题

首先是读题并且“定义”问题。读题,起码要用3分钟。有一些题目书上有原话,要搞清楚确实是问了什么;但特别是论述当中,很多题目都是书上没有原话,比较模糊的。这个时候你必须学会定义话题。以上面的几道题为例,我将“对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理解”定义为“为什么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是符合新闻事业规律的做法”;Noam Cook的那句话肯定不只可以从一个角度解读,但是我将它定义为“媒介技术可能会促进社会发展,但这些必须建立在相应的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条件下”。定义问题,一要注意合理性和过渡的自然,二要便于论述。

读题的过程要学会适当“缩小”。很多题目在的时候会命得比较“大”,而在做题的时候我们要将它们缩小,而这样的缩小是为了能够更深入的阐述特定问题。

例如,在答某一年“如何理解内容为王,形式是金”这一论诉题的时候,我的做法是先把它定义为这句话在新闻领域的意义(新闻毕竟是电视的最重要职能),进而指出新闻领域的内容为王指新闻必须遵循新闻价值标准,形式是金则指必须注意新闻的加工和解读。有时候很多特别大的题目比如电视媒体的优势、网络媒体的优势都可以采用这个思路。

像大公报百年史,其实当中有很多的问题可以阐述,例如大公报的历任经营者、主要的撰稿人等,而我只选择了它的新闻、评论、副刊、广告来谈。某种程度上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学会缩小研究范围从而在一个小领域做到更加深入。但当然,缩小也要适当,谈论的方面必须是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并且不能太小。比如内容为王形式是金这道题,大家很容易被引导到娱乐的方向,但是严格来说这个很容易走入歧途;至于大公报这道题,如果你起码要谈论到大公报的新闻和评论两大方面,只谈到了新闻或者只谈到了评论都是不恰当的。

注意分拆。分析分析,分而后能析,有序论述的个步骤就是分解问题。本书里,近一半的论述题答案是一种三三制的架构,即2-4个大点,每个大点下面2-4个小点,以3点为多。分解问题,多用小标题,可以引导我们的思路,使得行文更加有逻辑性和思辨性,同时避免形成令人生畏的大陀文字。

相信我,我们的文字对老师不会有太多吸引力,特别在考场上写字一快字迹模糊,更谈不上什么美的享受,所以尽量不要出现400字以上的成块文字(这一点是我一位有参与过其他专业的考研阅卷的长辈指出的,我觉得很理。但必须检讨的是,作为一个话唠,我在控制成块文字篇幅这一点上做得真不好)。

很多时候一些框架的存在可以帮我们更有序地组织内容。列举几个常用框架:

1) 5W,即谁,对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了什么效果。5W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框架,通过它你能很好地将一个问题聊明白。

2)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释问题。适用于任何场合的答题思路。

3) 微观、中观、宏观三观,用好了非常出彩。

4) 认知、态度、行为,在答有关传播效果的题目的时候不妨试着从这个角度去拆解本身复杂的传播效果。

5) 赖特的四功能观,即大众传媒的雷达功能、解释与规定功能、社会化功能、娱乐功能,越是基础的理论越有说服力。本框架可以用于各种分析媒介作用的题目中。

6) 新闻、评论、副刊、广告,报纸的4大基本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新闻史和与报纸改版有关的论述题都可以用这个框架作答。

7) 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系统模式,用好了非常出彩,但是因为内容太丰富了,很难驾驭。

8) 时间顺序,适合一些流程性的题目,比如问大数据对广告的影响的时候,就不妨从调研、策划、实施、效果监测这养的几个阶段来组织答案。

有时候可以用排比式的组织形式来展开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就想我对“新闻之美在偶然性与突发性”一题的回答。使用这一框架时要注意展现思辨性,一般3点或者4点会比较合适,一方面丰富,一方面对没点的论述都能相对充分。

正如前面说到的,当你试图说明一个理论时,指定教科书这么说是一个即充分又不充分的理由,特别是当它已经经过你的重新组合。而当你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理论、历史、现实更是一个你必须随时记在心中并在阐述任何问题时要主动应用的框架。整篇文章以及文章中的对每一个问题的探讨都要努力做到丰富。当你实在没法说清一个东西是什么的时候,也可你可以说说它不是什么。

3、聊一些行文的技巧

还是要再说一遍理论、历史与现实,这个要形成习惯。

写好开头、结尾和过渡段。

开头要学会为问题定性,要“高大上”(请原谅我还没想好怎么说咋写得高大上)。结尾要一眼让人看出这个是一个结尾,想想我们看看网络小说的时候,哪怕是烂尾,也比太监来得令人容易接受吧,所以,宁肯烂尾,绝不太监。

过渡段的作用我在前面说过,过渡段是你引导老师的思路的“法宝”(好吧,我不知道老师怎么改卷子的,但是我在广告公司的时候看过很多高手的提案)。想象一下,老师一天要面对那么多的卷子,而且有传闻一般一个老师只改一道题,同样的特别是低水平的题目看多了以后审美疲劳就变得不可避免,“踩点给分”应该也不是“传说”。

这个时候,你需要在过渡段当中阐述你的论述思路,简单说明你的框架,从而让老师有个心理准备,在后面更容易找到你的得分点。不然想象一下,你明明有答到得分点,但是老师却在昏昏欲睡中没有找到这个点(当然,一般这更多意味着你的得分点实在太牵强了),那你不是很点背吗?

以下做法很提升逼格:原文引用知名人士原文;小段引用论文,一句XXX教授在《XXX》论文中指出,各种高大上有木有;用英文全称。

从保险的角度,没有充足把握的题目请把所有涉及的知识点一股脑写上去;

进阶版的做法是,通过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框架,把所有知识点罗列上去,比如通过“传播对受众认知、态度、行为”的影响来分别引出对多种传播学效果理论的介绍。

多分点,形成清晰的论述框架。用好标题和小标题。

很多写策划案、采访提纲一类的题目,基本考察的就是格式,其实很容易拿分,一定要提前准备。

准备一些有你个人风格的陈诉。

说人话是考研答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