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到底何方神圣?竟致北大新生厌学甚至轻生

“空心病”到底何方神圣?竟致北大新生厌学甚至轻生

  为了更好的生活,小编天天在这“冷漠”的城市——北京,奔波着。每天准时上班、按时下班,期间认真完成工作,无论天公作不作美,自身心绪如何,都认真对待。今早上班,打开电脑,头条一篇名为《30%北大新生厌学,只因得了“空心病”?》的文章,让小编震惊,更为气愤。气愤的是,这些高材生,为“空心病”而轻生,而解决方案是竟是弃学。

  这篇文章的作者——徐凯文,在北大工作,是精神科主治医师,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除了在北大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之外,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在文中,作者讲了他在北大做的一分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作者讲了2个北大学生轻生事件,一个是保送的北大生,一个是入校时就是某省高考前三名,进了北大后个学期的成绩是学院名(之前已有尝试自杀的经历),然而类似事件不仅此2例。后者在作者文中是这样的:“他原本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可以做很好的学术和科研的孩子。过去四年,我们心理咨询中心,他的父母还有院系的老师都竭尽所能想把他引回正轨。四年了,住院、吃药,所有治疗手段都用尽了,他还是了无生念,最后他的父母决定让他放弃学业,退学回家。”

  作者公开了其2名来访者的亲身感受。一个是高考状元,他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所以他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还有一位同学说,“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作者称这些孩子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以上即为“空心病”的表现,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文章结尾,作者抛给读者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也同样要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什么,我们内心当中有吗?如果我们没有,我们怎么给到他们?”

  小编不想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想反问几句:“如果我们给不出,那么轻生(自杀)就有意义?用自杀轻生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排遣自己的孤独感?死后就不再孤单、就有意义?”既然觉得从没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活过,何不为自己活一把,活一次?当你不知道如何是好时,那就活在当下,把当下的事做好。此外,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要相信明天会更好,因为它通常是真的!“人要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出自《士兵突击》许三多之口),所以,好好活着,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所以让我们像海子一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