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研习历年考研政治真题,有助于考生对题目类型的熟悉以及对于考点的把握,2020考研复习已进入冲刺阶段,希望参加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能够认真钻研2019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为自己的考研复习。

考研政治马原复习:认识与实践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有三: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2)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①物质生产实践;

②社会政治实践;

③科学文化实践。

(3)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②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③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的和基本的观点。

3、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②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先于物质。

4、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①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次飞跃;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b.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b.实际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交织、互相渗透。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经验论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2)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①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

a.指导作用;

b.解释作用;

c.预见作用。

②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像、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

a.动力作用;

b.诱导作用;

c.激发作用。

(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②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a.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c.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

d.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 限性的飞跃

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a.从客观上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b.从主观上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的过程。人的认识受主体的认识能力的限制和社会历史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认识发展的无 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 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 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无 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真题再现】

3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小学老师雷夫.爱斯基斯在其所著的热门教育畅销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获得一个宝贵的签名球,上面有美国棒球队——红袜队1967年全体队员的签名,这些球员都是他的偶像,对这样一个签名球,这位教师别提有多珍爱了。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他理所当然地警告儿子: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时,他觉得儿子还太小,对球和球员一无所知,说多了儿子也不会明白,于是,他没有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

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当老爸再次提醒儿子不要拿写满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满不在乎说:我已经把问题解决了,爸爸问怎么回事,儿子说:我把球上所有的字都擦掉了。老爸气的想痛打儿子,但他转念一想,觉得儿子根本没有做错事。因为自己并没有告诉儿子上面的字有什么意义。从那天起,他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带着那颗空白的签名球。这颗球提醒他,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

不论家长还是教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保准要求孩子。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3月16日)

材料2

某大学一研究生凭借着设计“醒目药瓶”,摘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2011年度“国际红点奖”概念设计类奖。

在他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这是一面凹凸镜,有放大的功能”。他解释说,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需要带上老花镜来区别药的类别、服用量等。他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对中老年人群体的关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却不见了,急的这位老人团团转。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灵感迸发,想到“醒目药瓶”这个点子。

有了灵感后,从设计,带写英文翻译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三天时间。也许有人要问,这样的设计看上去很简单,为什么能拿“国际红点奖”呢?他坦然,设计很简单,关键在于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这一设计胜在实用。按照测算,不会给药品本身带来额外的成本,推广起来很容易,实用方便。“希望将来这款设计能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得到帮助。”

这位研究生说他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红点”主席Peter Zec博士在颁奖晚会上说的那样:从同学们优秀的设计中,他高兴地看到的是他们所描绘的未来更加美好的世界。

(1) 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6分)

(2) “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4分)

【答案要点】

(1)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强调矛盾的对立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本人”这两个实例中,都是换位思考,从对方去考虑问题,体现的正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转化的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认识反过来能够指导实践。认识世界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得来认识,然后再用认识去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本人”,强调的是认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来。材料中的研究生之所以能够在三天时间内就完成设计,就是由于她对实际生活的观察。然后用观察中得来的认识去指导她的设计。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说明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体现的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而改变世界。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随着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真正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我们能够不断调整自身的认识,从实际出发,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正是体现了认识过程中要注重实际,重视创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推荐阅读:

点击领取课程:【要考研 到文都】文都2020考研考前预测峰会

文都教育 各科目2020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汇总(预测)

考研政治真题在复习考研政治时是不可替代的精华资料,希望同学们好好利用。以上是文都考研网为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真题下载途径,获得真题后请大家好好利用真题来进行考试科目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