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们在进行2021翻译硕士复习时,要扎实掌握该科目考试常考知识点以及基础知识点,自己的答题技能。下面你将看到的是2021翻译硕士百科知识:许渊冲的翻译理论,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翻译硕士百科知识:许渊冲的翻译理论

(一)人物介绍

许渊冲(1921—),生于江西南昌。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 一人”,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名片上写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惟一人”。

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 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1999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候选人。

(二)翻译理论

许渊冲教授将文学翻译概括为十个字:“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他从鲁迅的“三美”论中选了一个“美”字;从钱钟书的“化境”说中取了一个“化”字;从孔子的“知之着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选了一个“之”字;“艺术”即“翻译是艺术,不是科学”,来源于朱光潜在《诗论》中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成熟 境界”。总结起来“美化之艺术”就是“三美”、“三化”、“三之”的艺术。“创”是把郭沫若的“文学翻译等于创作”为再创论;“优”是指译文可以优于原文;“似”是傅雷的神似说;“竞赛”即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化的竞赛。要达到三美必须发挥优势,可以运用三化的方法,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

1.“三美”——音美、形美、意美;

“三美”是针对诗歌翻译所归纳的本体论。具体而言就是在翻译诗词时,从音、行、意三方面着手,全面充分地再现原诗的思想、意韵以及形式。

2.“三化”——深化、浅化、等化;

“三化”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处理翻译中的某些文化现象难以翻译的问题。深化指译文比原文意味更加深刻、具有;等化主要用于当两种语言的优势不相上下时,通过灵活对等、词形、词性的转化等方法来实现;浅化则指译文与原文相比意味更一般化、更抽象。

3.“三确”——明确、正确、

“三确”理论是针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中的“信”做出的更为深入的阐述。按照许先生的思想,翻译的忠实程度有三个阶段,为最 高阶段、然后是正确、明确。准确是一个较为容易也实际的目标,所以应该是在翻译中必须达到的。虽是忠实的最 高要求,但或许并不是最 佳的翻译方法。因此在翻译时应在正确的前提下去追求,让译文一点点趋于完美。

4.“三势”——优势、均势和劣势

“三势”论按照许先生的思想,当源语言劣于译入语时,采取译入语的表达方式;当两种语言相当、或译入语优于源语言时,应充分发挥译语优势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看出许先生在翻译时倾向于归化策略,视读着为要素,最终的目的是要让目标语读着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

5.“三之”——知之、好之、乐之

“三之”论是使读者达到三个不同层次:知之、好之、乐之。读者从译文中得到的享受逐步。同一个原作当翻译给不同层次的读者时,译者应根据读者的需求以及文化层次来选择翻译手法。

(三)主要作品

1.法文译著:《唐宋词选一百首》(1987),《中国古诗词三百首》(1999)。

2.英文译著:《西厢记》(1992)、《诗经》(1993)、《宋词三百首》(1993)、《楚辞》(1994)、《中国古诗词六百首》(1994)、《汉魏六朝诗一百五十首》(1995)、《元明清诗一百五十首》(1997)、《唐诗三百首》(2000)和《新编千家诗》(2000)等。

3.中文译著:《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

(四)人物评价

许渊冲的人生格言是“自信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此言非虚。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言:“足下译著兼诗词两体制,英法两语种,如十八般武艺之有双枪将,左右开弓手矣!”迄今为止,有哪一位外国学者能够用中英文互译?有哪一位中国学者用英法两种外语翻译过中国的诗词?韩沪麟在论及许渊冲时说得不错:“他能用英、法文把唐诗宋词翻译出版,就是硬功夫。”

【特别推荐】

"机"不可失:文都2020考研考前预测峰会,邀你同行

文都教育 各科目2020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汇总(预测)

文都教育 专硕学位各科目2020考研真题及解析汇总

更多有关2021翻译硕士百科知识的内容请在文都考研网相关栏目查看,文都考研祝你2021考研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