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育学考研的小伙伴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掌握教育学知识点,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取得好的成绩,避免在复习过程中出现无效学习。以下是文都考研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汇总》》》2022教育学考研知识精讲汇总

二、知识的运用与迁移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及类型

(X:2008、2013、2015)

学习迁移(训练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或者简单地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的实质是知识的整合。

迁移类型及其特征

分类标准划分类型特征

迁移发生的学习类型或领域知识和动作技能学习的迁移例如,学会一种外国语,有助于学习第二种。

情感与态度学习

的迁移例如,教师对作业卷面要求严格,能培养学生对其他学科都严

格要求自己。

迁移的方向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的影响。

迁移发生的学习类型或领域知识和动作技能学习的迁移 例如,学会一种外国语,有助于学习第二种。

情感与态度学习

的迁移例如,教师对作业卷面要求严格,能培养学生对其他学科都严

格要求自己。

迁移的方向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的影响。

(二)迁移的主要理论

1. 形式训练说

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是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该理论认为各种官能(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可以像训练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增加力量(能力),迁移是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并且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在官能训练中强调训练的形式, 认为记忆的官能通过记忆的训练而得到增强,推理和想象的官能则通过推理和想象增强。

2. 相同元素说

该理论由桑代克、伍德沃斯提出,他们认为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而且迁移的程度取决于这两种情境相同要素的多寡。也就是说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程度越高,相同要素越少,迁移程度越低。

后来伍德沃斯把相同元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也就是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不仅包括内容或实质上的相同,还包括程序上的相同,如阅读和作文能产生迁移是因为使用了相同的文字。程序的相同是指习惯、态度、情绪、原则、过程和策略等通用与不同的情境中。

3. 概括化理论(经验泛化说)

(J:2015)

贾德研究了原则和概括性的迁移,认为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迁移的发生不在于任务之间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被试是否获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化理解。对原理学习地越透彻,对新情境的适应性就越强,迁移就越好。并且做了水下打靶实验。

“水下打靶实验”—贾德曾做过一个的水中打靶实验,他把十一二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成A,B 两组练习水中打靶。对 A 组被事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后进行练习,B 组则只进行练习、尝试,而不教原理。当他们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以后,增加水中目标增加水中续打靶时,学过原理的一组的练习成绩明显优于未学过原理的一组。贾德认为这是因为学过原理的一组已经把折射原理概括化,从而对不同深度的靶子都能很快作出调整和适应,把原理运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

4. 关系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是产生迁移的关键因素。而对关系的发现、理解是通过顿悟实现的,对事物之间关系的顿悟是迁移产生的机制。该理论强调行为和经验的整体性。经典实验:柯勒的“小鸡啄米实验”。

“小鸡啄米实验”—1918 年柯勒的小鸡啄米实验,实验设计是:他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问题是: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 如果小鸡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更深的那张(即黑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 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是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