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历史学考研的同学们,为了帮助各位考研新手更有针对性的复习,文都考研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考研历史学知识点:中国古代史之清代疆域的奠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平定三藩

清康熙初,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时称“三藩”。“三藩”多拥重兵,久镇其地,形同割据。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尚可喜疏请撤藩归老辽东,吴三桂、耿精忠亦相继请撤藩归辽东以为试探。康熙以“撤亦反,不撤亦反”,乃下令撤藩。吴三桂遂于十一月发动叛乱,耿精忠、尚可喜子尚之信及广西将军孙延龄先后响应,清政府军事上并无准备,一时,三藩占有云、贵、桂、粤、闽、湘、蜀等省,以及赣、浙、陕、甘、鄂的一部。清政府在政治上实行分化瓦解在军事上遏制吴部于湖南,然后剪其两翼。十五年,尚之信、耿精忠及陕甘的王辅臣相继反正,吴三桂于衡州称帝,国号周,年号昭武,开科取士。寻吴三桂病死,孙世璠嗣位于贵阳,改年号洪化。十九年吴世璠败走云南。次年,清军入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乱平。耿精忠、尚之信等被处死,藩产入官,尽撤藩军入北京。寻于福州、广州、荆州设八旗驻防,以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2、统一台湾

康熙二十年,郑顺利之子郑经死后,诸子争位,幼子郑克塽即位,郑氏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砍杀,时政局操于冯锡范和刘国轩之手。康熙遂启用施琅为水师提督,平定台湾。平台之战属统一性质的战争,有利于保卫主权、抗御外侵,有利于台湾经济开发、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3、土尔扈特回归

土尔扈特是漠西厄鲁物蒙古(明代称瓦刺)四部之一(其余三部为准噶尔、和硕特、图尔伯特),明崇祯三年被准噶尔部逼迫转移到伏尔加河一带,18世纪20年代以来,俄国扩张势力意欲将其灭族,土尔扈特部遂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启程,跋涉万余里,忍受巨大牺牲,历时8个月,全部返回祖国。该部抵达伊犁时“犹有男妇大小人口二十七八万”,“并献其先世所受永乐八年汉篆敕封玉印一颗”。此后,漠西厄鲁物蒙古全部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清朝平准噶尔叛乱、平大小和卓叛乱、反对沙俄入侵、反对廓尔喀人入侵,至乾隆时期,清朝疆域最后形成,中央政府辖有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18省,东北地区的盛京、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外蒙古、青海蒙古、唐努乌梁海、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广大,西起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东至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北抵漠北和外兴安岭,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南有西沙和南沙群岛,东南到台湾诸岛屿,基本上奠定了今天的中国疆域版图。

4、军机处

清朝自雍正开始设置的中枢决策机构。为了当时用兵西北的军事需要,以达到办事密速的效果,一开始仅是临时性机构,称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初设时仅为军事方面,后来发展成总揽军政大权的中枢决策机构。实权远远超过内阁。它的设置彻底清除了宰相制度的残余和影响。军机处不下属机构,所以权力虽大,但并不同于宰相,仍同皇帝的秘书班子。军机大臣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充任,俗称打军机,其幕僚称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

5、理藩院

官署名,清代管理蒙、回、藏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初为“蒙古衙门”,设承政、参政等官。崇德三年(1638)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隶属礼部。顺治十八年(1661)改为与六部同等。理藩院的设置最初是为了处理蒙古事务,随着清朝对西北、西南各地区统治的进一步加强,理藩院管理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到蒙古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具体管辖范围为内外蒙古、青海蒙古、新疆之额鲁特部、回部与西藏喇嘛所属各处。理藩院还掌管一部分属国及其他外国交往事务,如掌理与俄国交涉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另成立了总理衙门,这部分事务始改归总理衙门管理。另外,清政府还在上述地区分派将军、都统、大臣等驻防,直接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理藩院的设置和将军、大臣的直接统治,标志清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地区隶属关系的加强,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已深入到边区。光绪三十八年(1906)理藩院改为理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