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是为国家选拔高层次人才而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设置的一种高规格的人才遴选形式,考研政治是检查考生是否具备基本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能力的选拔性考试。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人才需求形势也相应出现了新的变化。普通高校的本科教育越来越具有素质教育的性质,而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材的需求已逐渐转向有硕士学位的具有初步的科研或开发能力的研究生,国家教育部门也相应地增加了研究生的培养力度和招生名额。这就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通过考研而自我发展的空间和选择未来的契机。为了在考试中稳操胜券,就要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一、思想政治理论在考研中的地位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四大科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国家统考的科目之一,国家统考,相对于各学校的专业课,具有难度大、要求高的特点,这就增加了备考的难度。而且,在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录取标准中,既要考生总分靠前(考研总分在所报考考生中名次靠前才有考取的可能),又要单科成绩过线(即便是总分很高,如果无法达到国家每年划定的单科分数线也没有面试的机会,考取就更是无望了),在这双重标准的剪裁下,政治课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考生在所报考考生中的位次,以至最终能否考取。更为主要的是,政治理论课程考点多、涵盖广、难度大、要求高、时政性与变化性强,对学生对考点掌握的深度和灵活性要求都极为严格,因此要想在政治理论课程的考试中顺利过关并取得并非易事。

  古语有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难,在于要用有限的时间去梳理和牢记庞杂的内容和体系,在于要将深奥的理论与瞬息万变的时事精妙结合;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易在于体系清晰,暗藏规律,集中突击,收效明显。在“难”与“易”之间,所需要跨越的就是“学”,怎样才能学有所“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复习与其他考研课程的复习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共性在于都需要循序渐进的量的积累,才能促成质的飞跃;其个性在于只要方法得当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很多考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复习感到头疼,有很多人对这门课程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但却收效甚微,其原因就是不得章法。其实思想政治理论的复习是有其特殊章法的,那就是在看似复杂的内容和体系中深藏着玄妙而简单的规律。说其玄妙是因为只有多年潜心研究的人才能把握其中的规律,说其简单是因为只要经过点拨,这种规律极容易被掌握和理解,四两拨千斤并非幻想。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复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定位,了解其特殊的课程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表述方法,早下手,抓规律,用巧劲,得。

  二、考试基本科目

  考研政治大纲在2010年做了重大调整,把中国近现代史单列出来作为考试的一门必考科目,而且还在考试科目中增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按照常规,2011年在考试科目上应该不会有重大的变化和调整,考试的学科范围依然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研政治《大纲》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划分为八章:章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两部分;第二章是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包括物质世界和实践、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以及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三部分内容;第三章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包括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真理与价值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三部分内容;第四章是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包括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三部分内容;第五章是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包括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以及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三部分内容;第六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包括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三部分内容;第七章是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三部分内容;第八章是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三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