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李彦宏在2019百度AI开发者大会开场演讲中,突然被一名男子冲上台向其头部浇水。这一事件被一些网友调侃,“宏颜获水”成为网络热词。作为传播学考研热点,本事件可以有以下问题。

1.为什么李彦宏被泼水,会激起网络这么大的恶搞浪潮?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体现了网络舆论的哪些特点?

2.从传播学角度来说,如何分析百度的竞价排名机制?

3.从公关的角度出发,你如何评价百度公关的应对策略?

先看看同学们的讨论吧~

Part.1 “宏颜获水”背后的网络舆论特点

tingting

(1) 对李彦宏的恶搞是舆论对百度公司长期负面评价的体现。近年来,百度利用搜索结果中的前排位置,作为可供出租的广告位以寻求商业化,把受众的注意力转化为商品出售给广告主。这种做法让百度迅长为互联网三巨头之一,但也因此发生了多起因竞价广告发生的恶性事件。其中最有名的魏则西事件,让百度陷入了无法摆脱的负面形象。而此次李彦宏被泼水事件,成为了对百度的负面舆论再次爆发的导火索,在微博等平台上再次出现了众多反对百度现有商业模式的声音,甚至有对李彦宏个人非理性的网络语言暴力。

(2) 由于李彦宏在事件中出色的印象管理,多元的网络舆论中也不乏维护李彦宏的声音。男子会上台对李彦宏泼水,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中百度的负面形象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一观念促使他实施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3)事件发生后,尽管舆论存在声讨百度的群体压力,但由于当时李彦宏个人出色的印象管理,本应出现的沉默螺旋并没有产生。网络中伴随着讨论的扩散出现了意见的交锋,网络舆论变得多元化,维护李彦宏个人的言论在舆论场中也有一席之地。

至于网络舆论,这个传播过程中体现了网络舆论的以下特点:

(1) 网络舆论的产生及发展与现实社会中的舆论一样,总是经过“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形成”的过程,其中受到沉默螺旋、意见领 袖、网络媒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网络舆论会与传统媒体、现实空间的舆论产生互动,进而影响人们对舆论客体的认识。

(3) 由于网络表达中的非理性,网络舆论常常会带来网络暴力,对舆论客体造成二次伤害。

嘻嘻

(1)从百度自身来看:百度本身存在着提供虚假内容的严重问题,给予了传播的社会结构性原因,这是此事掀起恶搞浪潮的跟本原因,魏则西事件的发生、李彦宏在公开场合称“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等行为激起了人们对于百度存在极大不满。方可成在《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中指责百度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很大部分都指向百度自身产品,并且充斥了各种低劣和虚假的内容。

(2)从以费斯克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学派的角度看:人们无法从行为上改变百度,那就通过“宏彦获水”这种流行语表达不满,表现了一种大众文化对当今社会商业利益占主 导地位的主流价值观的反抗性。

(3)从网络传播角度看:在互联网中,每个用户都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信息由原本的通过人际渠道传播变成了也可以通过大众传播,有了大面积传

播的可能性。同时,电子化、数字化的传播媒介使这次恶搞的传播速度达到实时。

(4)从受众角度看:数字化媒体时代人们对于新闻价值的取向发生了变化,人们倾向于偏爱趣味性、娱乐性的新闻,李彦宏被泼水这件事具有明显趣味性和娱乐性,符合受众口味

呈现出的网络舆论特点:

(1)娱乐化:用“宏彦获水”表达网民对此事的调侃和嘲讽

(2)平台化:以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作为网络舆论的发酵地

(3)背后隐含的是人们对于社会结构性问题——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机制的焦虑,切中的是广大网民的痛点问题

Magnelli

为什么李彦宏被泼水,会激起网络这么大的恶搞浪潮?可以从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两个角度来看,恶搞的出现,一方面和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社会结构性压力和矛盾有关;另一方面和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的需求密切相关。

从社会环境上看

1、社会结构性压力是恶搞李彦宏的根本因素。长期以来,百度存在的许多问题成为社会矛盾爆发的焦点。例如由于竞价排名和信息质量低下的问题所引发的魏则西事件,就曾使社会对百度产生质疑。所以,此次李彦宏被泼水被网友恶搞,其实也是这样一种社会结构性压力的体现。

从网络环境看

2、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恶搞提供了基础。

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每个人都有能力参与到恶搞内容的创造和传播过程,这为恶搞浪潮的出现提供了技术上的前提条件。

3、网络用户的情绪释放为恶搞提供了动力。

百度做为中国互联网初期网络企业的代表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环境下社会转型的缩影。而最近一段时间百度负面新闻频发,使得百度引发了互联网环境下诸多社会群体的情绪和焦虑。而这些情绪和焦虑的表达,则成为了恶搞百度的一个重要动力。

4、网络亚文化对社会主流的解构使得成为了恶搞的内在因素。

彭兰老师指出,网络亚文化形成初期往往是通过解构主流文化来获得自身的意义和身份的。而这次恶搞李彦宏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也是网络亚文化寻求身份认同和形成自身内容的需要。这样一种亚文化的固有特性,程度了恶搞李彦宏的内在因素。

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体现了网络舆论的哪些特点?

1、网络舆论道德上的保守性

在此次事件,舆论存在一种强烈的朴素道德观。许多网络中的舆论观点呈现出“一报还一报”的态度,对于李彦宏的此次遭遇呈现出一种因果报应的看法。甚至一些激进的舆论观点,对于相关部门的处理结果没有遵循这种保守的道德观念而表示不满。这体现出了网络舆论道德上的保守性。

2、网络舆论观点的极端性

在网络舆论环境下,不少舆论观点有明显的极端倾向。对于李彦宏被泼水甚至表示做的还不够多,甚至主张查封百度等多种极端化的要求。从中可以看出网络舆论的一种极端倾向。

3、网络舆论观点的两极分化

在此次事件中舆论观点明显划分为挺李和反李两派,并且并不存在第三种观点。其实很多网络舆论事件中舆论观点都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对立的倾向。这是舆论道德保守和观点极端两相重合的结果。

5、网络舆论中沉默螺旋效果的强化

在此次事件中指责李彦宏的舆论观点占据了的上风。从中可以看出网络舆论环境中沉默螺旋不断强化的特点。

塔塔

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体现了网络舆论的哪些特点?

①即时性和无界性,互联网打破时间和地理障碍障碍,宏颜获水得到迅速传播

②互动性,传受双方地位平等,每个人都可以是内容的生产者,李彦宏被泼水新闻发布后,网友立即想到并传播了“宏颜获水”一词。

③开放性,每个人都可以更改和传播其内容。在舆论传播和转发的过程中众网友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和观点,并创造了许多网络热词和表情包。

④网络舆论中不理性的声音大量存在。百度由于竞品排名,引发了如魏则西等事件,令社会口诛笔伐。泼水着本是不道德的一方,但网络中确有大量其支持者。甚至出现了“应该泼粪”,“应该泼硫酸”等言论。

⑤网络舆论有鲜明的指向性。事件发生之后,网民直指魏则西等事件,直抓痛点。

⑥网络舆论中也有理性声音,点明泼水者不对,对百度未来的发展提出理性建议,这也体现了网民素质正在不断。

⑦网络舆论在微博中呈蒲公英式传播。由于事件的新奇性,用户不断转发,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源,信息不断地到达受众,成裂变式传播,体现了人们的猎奇心理。

⑧李彦宏泼水事件被获表情包和各种流行语,是网络亚文化的体现,也是由于近年来百度名声不佳。

Simon

百度和网民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基于百度作为商业公司的盈利目标和其强调的自身作为网络社会之基础设施的公共利益属性之间未能得到平衡。而在长期存在的“百度作恶多端”这样一种舆论氛围之中,群体感染加之互联网社交中线索缺失带来的匿名性使得网友不断相互强化这种认知,以至于在出现李彦宏被浇水事件之后,网友会选择以嘲讽为主。

Sita

我觉得贝克的风险社会中的观点也可以用以解释为何这件事引起这么大的浪潮,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的解决风险的方案,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百度,百度作为的中文搜索引擎,其作用本来应当是尽可能详细客观呈现用户所寻求的问题的答案,以期消除用户的不确定性,是人们应对风险的理性决策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当其作为的中文搜索引擎时,虽然其并不具有公共事业性质,但是它凭借其垄断地位成为了社会中信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就像滴滴、支付宝对于交通运输、金融业一样,百度本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但是竞价行为严重违背了受众对于其媒介期待,百度的行为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再仅仅是企业层面的风险,这些风险所带来的社会层面对不确定性与风险感知程度的加深是这次事件激起如此大浪潮的原因

Part.2 如何看待百度的竞价排名机制?

毛线

,媒介的负功能,地位赋予,对受众实施强制规范,麻痹精神功能,泛娱乐化等;

第二,受众商品论,百度根据竞价排名机制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营业收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然后把受众注意力卖给广告商;

第三,媒介伦理缺失,百度竞价机制目的是为了百度获得更多的流量和资本;

第四,群体压力:由于很多企业为了获得优质的广告推荐页面,会通过百度竞价这种机制,然而一些小型企业或创业公司没有资本就无法获得有效推广,所以在这种群体压力下,他们不得不采取这种给百度投入广告费这种手段;

第五,主流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信任感缺失,自从实行百度竞价机制后,时实搜索内容多会出现相关广告,这些广告缺乏真实性,影响用户体验。前两年魏则西事件后,用户更加对百度产生不信任感。

第六,受众权利受到了侵犯。

嘻嘻

竞价排名是搜索引擎按照不同网站或广告商对于同一关键词的付费的多少来进行前后排名的一种机制。

1.工具合理性:马克思·韦伯用二分法将合理性分为了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工具合理性指的是从利益化的角度考虑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手段是否有效和合适。百度的竞价排名机制对于百度自身来说,获得了广告商的巨大利益,但它没有考虑这套机制的用户的权益是否会因此受到损害,而是认为这满足了自身的利益需求,充分体现了竞价排名机制的工具合理性。

2.二次售卖理论:竞价排名机制使拥有资本的广告商入驻媒介,掌握了媒介话语权,而作为媒介的百度则将进行搜索的用户的注意力售卖给了广告商,从而达到媒介化盈利的目的,实际上是一个受众商品化的过程。

3.受众商品剩余价值:竞价排名机制将用户的主动操作转化为广告商和媒介榨取用户剩余价值的新途径,使受众的价值受到榨取而不自知

4.把关人理论: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的即为把关人,根据这个定义,百度作为向用户提供信息的检索与分发,这过程中包含了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也是一种隐性的把关行为。但是就其提供的搜索结果中包含大量的虚假广告来看,它并没有起到把关人的作用。

5.拟态环境+议程设置+涵化作用:通过以利益为驱动的信息排名向用户设置了一种议程,让用户认为所提供的信息检索结果即为真实世界所反映的,造成拟态环境越来越环境化,长期以来对用户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6.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认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传播内容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媒介本身的性质及其带来的可能性与社会变革。媒介的改变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会行为。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机制使得人们的知识和记忆愈加碎片化,人们记住的不是知识,而是知识所在的位置。

7.网络传播呈现非线性特点:这种排名机制提供给了用户一个个超链接的传播内容,并且在质量没有保障,在逻辑上没有联系,纯粹依靠利益驱动,使得传播内容由线性向非线性转变。

塔塔

百度用户不满原因:

①不同于社交媒体,百度作为搜索引擎被视为新闻分发工具,搜索结果的排序先后,决定了相关内容及其生产者被用户点击可能性的高低。百度的竞价排名机制坐地生财,大量劣质、营销内容被放到了前几,使用户无意间点入虚假广告。

②对于用户来说,百度主要通过特定算法推送信息,作为国内的搜索引擎,百度被视为用户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窗口,竞拍排名机制使大量营销号内容被推送到了前面,用户无法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感到不满。

③百度作为搜索引擎,虽然其本身不生产内容,但对于网站的流量调度作用明显,搜索结果的排序是传播者对其内容的一种权重衡量。百度对内容的排序可以视为百度价值观的体现。百度为不良商家提供推广,因财失德,因财失信,导致用户对其的不信任。

⥤百度应该:

①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公共属性,在消息推送是核实好信息真相,为用户服务。

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技术的善与恶取决于传播者而不是技术本身,百度作为传播者需在搜索结果和利益之间寻找平衡,承担好社会责任。

③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服务,核实广告真实性,而不是把风险抛给受众。

仙女果

竞价排名是搜索引擎的一种“关键词广告”,依付费多少对购买同一关键词的不同网站从先到后进行排名的一种方式。百度是国内家引入“竞价排名”的搜索引擎公司。但从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起,百度竞价排名由于海量的广告信息、薄弱的审核机制等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大量虚假广告开始在搜索引擎平台滋生。

A.把关人。百度的竞价排名,使得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时并不能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百度成为了不合格的把关人。

B.技术垄断。波斯曼在《技术垄断》中写道: “技术是现代传媒的一个重要属性,媒介技术一方面形塑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也造就了现代传媒帝国的霸权。”

C.拟态环境。百度的竞价排名使人们搜索到的内容与真实不符,使网络成为了更拟态的拟态环境。

D.推荐系统。推荐系统可以在海量的数据中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其可能需要的内容, 有利于节省时间, 减少信息过载带来的困扰,但在百度的例子中,它反而起到了过滤有用信息、将流量导流到百家号平台的效果。

Part.3 从公关的角度出发,你如何评价百度公关的应对策略?

仙女果

(1)Shoulder the matter:承担责任,不将原因归咎于个人。李彦宏在被泼水后,并没有终止演讲,相反比较淡定,并没有只顾责备泼水者。

(2)Sincerity;真诚沟通,告知公众真相。

(3)Speed:速度,把握黄金时间迅速应对。百度方很快通过微博发出回应,回应内容也是借鉴了李彦宏在演讲中的话:“AI前进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各样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前行的决心不会改变。”

(4)System:系统运行,保证管理层、公关组和员工层行动一致。

(5)Standard:权 威认证,借用第三方影响力,重获公众信任。

银河

个人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公关。

首先,巧妙地化解了尴尬。将此次泼水事件与AI的发展道路相联系。“泼冷水”一语双关,让原本尴尬的行为反衬出百度在AI道路上的前行的决心。

其次,化危机为宣传。AI开发者大会属于高新技术领域,针对该领域的影响会更大。相较于大众而言,其本身并无特别的吸引力。但突发的泼水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事件营销,媒体的报道,网民的讨论让百度“大展风头”。

最后,及时。事件发生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就进行官网回应,对造事者进行严正批评,表明自己的态度,挽回了部分嘲讽的趋势。

阿何

个人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公关。

首先,巧妙地化解了尴尬。将此次泼水事件与AI的发展道路相联系。“泼冷水”一语双关,让原本尴尬的行为反衬出百度在AI道路上的前行的决心。

其次,化危机为宣传。AI开发者大会属于高新技术领域,针对该领域的影响会更大。相较于大众而言,其本身并无特别的吸引力。但突发的泼水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事件营销,媒体的报道,网民的讨论让百度“大展风头”。

最后,及时。事件发生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就进行官网回应,对造事者进行严正批评,表明自己的态度,挽回了部分嘲讽的趋势。

评论

看完其他同学的回答后大家或许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学传播学理论,同样是看完了一遍书,有些同学能够很快的去答题,并且组织出长篇的答案,另外一些同学则什么都想不起来,或者很零散呢?是什么形成了这种差距?

这个问题,我想是比“宏颜获水”这个议题本身更加重要,也是同学们所关心的。这也是我今天想谈论的话题:我们学做题,究竟有几个阶段?我粗略分成六个阶段。

阶段:停留现象,在这个阶段,基本上传播学还没有入门,仅能凭常识去观察,或者常识生搬硬套一些新闻传播理论。典型例如将无论什么传播现象都认为是拟态环境,议程设置。这个阶段的同学问题是,书读的太少,还不能理解传播学是什么。

第二阶段:初具思路。在这个阶段,传播学已经看了一遍书,这个时候大概能够分析出现象是什么,也能够对应到具体的理论了。但是问题来了:对于一个现象,他们往往只能分析出一个或者两三个理论。例如看到了媒介做了一件坏事,就想到了媒介伦理。对吗?当然对,但是媒介伦理的什么部分呢?为什么媒介要违背伦理呢?这个就写不出了。这个时候的问题,往往是思路受到了局限。

第三阶段:脑洞大开。在这个阶段,基本上传播学做过一遍笔记,懂得很多,但是掌握的比较粗糙,同时拥有了一定的现象分析能力。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同学,一直到复习最后都停留在这个阶段。典型就是,一个现象能够分析出很多理论,粗看似乎都可以自圆其说,并且也有模有样。但是细看,几个理论并不相干,前后的思路体现出一种跳跃。这些同学自身也会感到,有时候能够写出来,有时候写不出来。有时候似乎很顺,有时候只能乱编。这个时候的问题,就是思路没有框架。除此之外,另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筛选,所有的东西都呈现出来,不分主次没有重点。

第四阶段:框架形成。在这个阶段,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形成了一定的解题框架和解题思路。例如最简单的5W和传播者的几个重要层次,我们说这种思路像整理的很好的抽屉一样,很快就能够帮助你找到该用的理论工具。这也是许多同学在8、9月能够到达的这个阶段。但是这个阶段的问题,往往就是有框架但不会用框架,也就是生搬硬套。例如你会看到有些同学所有的题目都是5W。但是有时候比如网络传播传播者和受众一致的情况下,5W就没那么可靠了。这时候他就会遇到卡壳的问题,这就是“被框架控制”而不是“使用框架”

第五阶段:圆融自然。在这个阶段比第四阶段又高层次,就在于他们掌握了很多不同的解题框架,解题模式。并且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模式,并且将自己的观点蕴藏其中,所以你甚至看不出来它用了框架。这个时候解题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标准。这其实是绝大多数同学标准,也是我们期望大家能够做到的标准。这个标准如果有问题,就是太模式化了,许多考卷可能就是这样的答案,所有的内容都和论文一致,面面俱到,正确。但是令老师痛苦的是,看不到个性和自己的思想,也缺乏核心深度。

第六阶段:奇正相合。这个阶段就是我们所说的真正做学问的阶段了。他会用理论,但是理论不是第四、第五阶段的陈列,而是有主有次,围绕着一个自己的主论点,各个角度旁征博引。他有观点,这个观点的理论基础是来源于教科书,但又有自己的反思和思辨。他能够深入的使用一些难度较高的理论,但是这些理论不是炫技,而是将题目引入更深度的思考。同时,里面可能还有历史的回顾、其他学科理论的应用、社会背景的分析,简单地说,到了这个层次,书本框架、论文、理论的“正”和同学思辨、积累、观察的“奇”得到了完整的结合。这是答题的层次。

今天我们呈现这些同学们到了什么层次呢?我认为,基本上在第三和第四层次之间。好处不用说,坏处就是:思路广但少秩序,理论多而漏重点。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每个同学说的都很对,但是你看到第二个同学的时候,会突然感觉个同学原来少了些什么。为什么?因为没有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建立框架意识,而是抓着一个算一个。这就很有可能会感觉自己答了很多,但是出来一看,很多关键理论还是没有答上。另一方面,就是理论很多,但是缺乏重点,理论和理论之间没有个清晰的逻辑线索,彼此不能很好地连接,结果看完以后感觉全篇是散的。这个我们以后应该尽量避免。

那这里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提升我们大家的这个能力?我的感觉是,同学们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为什么?”和“怎么?” 什么是为什么?就是不断地思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很多理论背后是有另一个理论为基础的。这里有同学说网络媒体意见极端化,但是为什么会极端化?原因是你接触了太多极化的意见?为什么会有极化的意见?因为在虚拟群体里,我们是群体极化?为什么群体极化?因为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接受的内容和互动的对象,这造成了我们信息茧房。所以根源出来了:网络互动性。另一个问题是“怎么?”。我们讲百度缺乏媒介伦理,怎么?它侵犯了受众权益?怎么侵犯权益?侵犯知情权?怎么侵犯知情权?通过貌似中立客观的搜索引擎,包裹商业偏向,对受众造成误导。这样,又可以有几个相关的理论点。如果你觉得你不能提升自己的逻辑,不妨从这两个问题开始。

以上就是传播学考研热点:李彦宏泼水事件。在看过很多传播学考研热点后,大家也应该思考一下自己处于上述6个阶段中的那个阶段。根据上述建议,锻炼、。希望在接下来的传播学考研热点事件分析中,大家都能够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相关推荐

新闻学考研复习热点:区块链将改变新闻业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