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而单调的文学考研复习是不是让你感到疲倦?与其进行无意义的娱乐,不如看一些文学著作。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介绍一本书,萨特的《恶心》。作为存在主义文学作品,本书揭露了存在的荒谬性,希望它不至于给你不好的影响。
萨特:《恶心》
内容梗概
叙述者(“我”)安东纳•洛根丁从中欧、北非和远东旅行回来,想在“布城”完成关于某侯爵的研究工作,并试图以日记的方式地把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他曾想学顽童打水漂,可捡起的石头让他感到“恶心”。“恶心”感不时地出现在日记之中:他发现自己有了某种变化,对朋友“自学者”的手、对电话机旁的小雕像、乃至从别人胡子上散发出来的香水味都感到恶心。外来的感受,伴随着内心的空虚,加之脑海中无法名状的体积庞大而乏味的观念都令他烦躁,迷惑、孤独。日记中记载了日常生活的细屑琐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过于敏感甚至病态的直觉体验。他看着在荒凉的街道上前进的老太婆,再也分辨不出将来和现在,而时间正继续,将来在实现,日子永无休止地单调地出现增加、又不可复归。他想着被研究者――侯爵,思考着存在和虚无。通过和“自学者”谈话,知道他是个人道主义者,曾当过战俘,后来参加了法国社会党并且无比地快乐,而他认为自己不是人道主义者,面对这位盲目的人道主义者,他想呕吐。“恶心”之感到来了,又觉得它存在了,而且自玩打水漂的那天开始,“恶心”就没有离开过,他想到自己永生永世也是多余的,他思考着荒谬,找到了存在的关键,“恶心”的关键。在他最恐怖、最感恶心的时候,他寄希望于安妮,并乘火车去巴黎见安妮,她说:“我只需要你存在和你没有改变。”而他也许只有一种欲望,那就是默默无言地望着她,在沉默中完成“安妮在我面前”的重要性。安妮和他的情形极其相似,孤独,也有着恶心感,他们探讨着独特的境遇。之后,安妮去英国,洛根丁回到布城。他懂得了人总是输的,孤独而自由,可是这种自由有点象死亡,现在明白了安妮的回来使他的一切希望化为乌有。在布城的最后一天,他走遍全城找寻“自学者”,发现“自学者”是个同性恋。洛根丁可怜自己,又有被遗忘的感觉。他与老板娘告别,离开布城,想通过写书来毫不恶心地回忆一生,通过他的过去,评定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研究综述
萨特对二十世纪西方思想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恶心》是萨特存在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我国自80年代以来,文学评论界一直关注着这部作品,从不同侧面解读这部哲理小说。有关《恶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恶心》的主题
如何评价萨特与他的文学创作曾在评论界引发过争论。《恶心》采用日记体,它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以人称的形式通过“我”这一视角,观察外界的点滴变化,剖析内心的情绪波澜,把握思想意识的流动,洛根丁只是一名普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事对某一历史人物的研究,他的日记真实地记载着他的精神状态,对自身存在的认识,对虚无自我的肯定使他陷入失望之中,而外部世界又使他感到恶心。欧力同、王克千在《关于萨特的文艺思想基础》一文中认为,这部哲学宣言式的小说是极端厌世主义、悲观主义、虚无主义的“代表作”,通过主人公安东纳•洛根丁这一人物形象,抒发了存在主义绝望、颓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作者所反映的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杨剑在《简议萨特的小说<恶心>》一文一方面指出了作品中的积极因素,同时又认为:“《恶心》中所反映的对人生的浓厚悲观情绪……具有不可低估的腐蚀作用,它使人丧失生活的信心,涣散人们追求光明的斗志……”而柳鸣九在其《萨特早期作品两种》一文中则肯定了萨特这部作品所体现的批判、否定力量以及其中的积极因素,认为在洛根丁对外部世界、自身存在的感受、体验中“蕴含着一种对全部现实、对现实与人的关系的全新的认识”,作家揭露了世界(自在存在)的恶心本质、荒诞状态,他“对荒诞世界、恶心世界的摈拒立场、否定立场、批判立场,也就有了行动的起点,有了超越‘偶然性’的起点,超越‘恶心’、‘荒诞’的起点……”。
从柳鸣九编选的《萨特研究》一书中也可以见到,《恶心》的主题与当时的历史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的动荡、战争的阴影,纳粹分子的反动行径,使人们对世界产生了失望、悲观的情绪。洛根丁的日记记载着主人公的精神跋涉。他要寻找自我,即证明“我”的存在,他刻意记下对外界的种种感受和思考,不放过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而种种迹象都使他对自身及周围的“存在”产生恶心的感觉,世界是荒谬的,不可捉摸的,“一切存在之物都是毫无理由地生出来……”一切又都没有意义,这是主人公对世界的看法,也是他对人生的体验,“我永生永世是多余的”,作品中时时展现了主人公的忧伤与无所适从,只要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就感受到恶心,它是人生的常态,处处面临着它的威胁,无法摆脱,就象人无法摆脱自身的的存在,只有在虚无中(脱离现实的意识中)能得到超越。
二、关于《恶心》中的哲学思想
王克千和夏军所著的《论萨特》一书指出,作家创作的动机是“表达形而上学的真理和文学形式中的种种情感问题”,“将想象和自己固有观点的记录结合起来”。因此,在这一部论“本质”问题的小说中寄托了作家阐述其哲学思想的愿望。《恶心》是以文学形式反映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它创作于萨特哲学思想的形成初期,受到胡塞尔和海 德格尔等哲学家的影响,小说中已具有萨特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的基本思想。这部作品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读者只能随着难以琢磨、絮絮叨叨的心理描写,揣摩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知其外在环境。作品中除了充斥着恶心感、孤独感、荒谬感外,还布满了若干哲学术语:存在、本质、虚无、偶然性、境遇等等。恶心是具有肉体的人对现实世界的全部感受,而它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直观感觉,它是人的某种基本情绪,表达着对存在的体验,对世界的认识,具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哲学意义。萨特借洛根丁的感受阐述了他的哲学观点,世界充满着恶心和偶然性,世界是荒谬的,存在先于本质,“我存在,是我在想着我存在”。人是自由的,人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创造,从“自为存在”走向“自在存在”达到超越,从而获得自己的本质。这部作品为此后他所提倡的积极的自由选择提供了发端,因此,柳鸣九在他文章中认为:“《恶心》要算是萨特全部存在主义哲理的一个胚胎,一个雏形,是他思想发展的一个起点,是他一生战斗历程的站。”
三、关于洛根丁形象
许多研究者对洛根丁形象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王克千和夏军在《论萨特》一书中认为:“他是一个神经质的、孤独的、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人物。”杨昌龙在《解读萨特》中指出:“洛根丁是一个荒诞世界中的孤独者,也是一幅作者的自由论的自画像。”杨剑在《简议萨特的小说<恶心>》一文中认为,洛根丁“是法国30年代中、小资产阶级中那些孤独、忧郁、颓废人物的典型代表,是一个消极的人物形象。他对资本主义社会表示强烈不满,但又无能为力,改变不了自己可悲的处境,因而感到极度的苦闷、失望,并进而彻底否定了人生存在的价值。” 郑克鲁教授的《萨特小说创作的特点》认为:萨特笔下的人物是反英雄人物,洛根丁并非正面人物,他是一个荒诞人,“荒诞世界的产物”,“他虽然对现实采取了否定态度,但他的生活浑浑噩噩。”
还有一些学者对这一形象有不同的理解。杜小真的文章《读萨特的<恶心>一书》强调,虽然小说的整体基调是低沉的,充满忧郁、悲观的情绪,但是其中也“有乐观主义的一面”,主人公“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摆脱丑恶现实,不顾一切寻求生路的欲望……”洛根丁是一个苦苦思索人生意义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在日记中自我谴责并自我发现”,“他时时努力挣扎,企图战胜‘恶心’……他始终没有放弃与‘恶心’斗争”。尽管感到了孤独,但他并没有绝望,他希望从零开始。《恶心》记载了一个孤独者的精神漫游,展现的是一个孤独者对世界和自我的冷静探索和反思。
还有一些研究者对小说在艺术上的特色也给予了评析,认为这部作品在艺术上是独树一帜的,长短不一的日记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外在世界给“我”的印象,人称的角度更有利于对心理活动、意识流转、情感变化的把握,小说深刻的哲理意蕴,浓郁的象征意味使这部作品耐人寻味,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参考材料
1. 郑永慧译:《恶心及其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2. 柳鸣九编选:《萨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 罗大冈:《悼萨特》,施康强,《萨特的存在主义释义》,《世界文学》1980年 第4期。
4. 柳鸣九:《给萨特以历史地位》,《读书》1980年 第7期。
5. 曾军:《一个孤独者地精神漫游――读萨特的<恶心>》,《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1期。
以上就是《恶心》一书的赏析。与其说存在主义是一种悲观的哲学,倒不如说其是在认清人生的荒诞与自由之后起而反抗!在石头滚下山后的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愿你我都能做一个超人!更多文学考研复习资料,持续更新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