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学考研备考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关注专业热点。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教育学考研热点:新时代如何加强劳动教育,一起看看吧。
新时代如何加强劳动教育
提示:此热点话题较为重要,建议考生结合王道俊《教育学》中的“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十二校合编《教育学基础》中的“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学习。另外考生要结合“新时代”来深入理解。诸如智能时代,机器人可以代替人们的劳动,因此人类不需要再劳动或接受劳动教育的观点看法。
在2018年教师节举办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 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新的时代,如何正确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内涵?如何改变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弱化乃至缺位的现状,使其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柳夕浪做客“两会E政录”融媒体访谈,就此话题阐述了他们的观点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
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是回归教育的本质。从德智体美到德智体美劳,尽管只是增加一个字,但却是整个教育内涵的变革,也是习总书记新时代教育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有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一个总体目标,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总书记在讲话里面讲得很清楚,比如说他讲到了,要有理想信念,有爱国情怀,有品德修养,有知识见识,有奋斗精神。他特别谈到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问题,我们要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实的信念、爱国的情怀、扎实的学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这些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是密切关联的。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提法以前就有过,为何这次总书记强调劳动教育,强调“五育并举”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首先,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很多人都有在劳动锻炼中成长的经历,特别是现在五六十岁的人,都有在艰苦的劳动中锻炼成长的经历,可能每个人的具体经历各不相同,但是这个劳动锻炼过程对每个人的成长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在劳动锻炼中懂得了自立自强,学会了责任担当,培养了意志品质,劳动锻炼和劳动教育,是每个人成长所必须经历的。
其次,我觉得是因为到了必须加强劳动教育的时候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现在的儿童、青少年生活在物质条件比较富裕的环境里,有些孩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逐渐养成了好逸恶劳、不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性,并且受到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贪图享乐、期望不劳而获。同时有些人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后,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干活,人就可以少劳动,甚至不劳动了,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对一个家庭来说,坐吃山空富不过三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劳动致富、富民强国,这是一个必要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的什么也谈不上。
劳动教育弱化,板子不该都打在孩子身上
现在的劳动教育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开展得不尽如人意。就我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大概有5个方面的问题:
是没有树立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导向,过去的教育方针里没有这句话,我们在教学大纲、课程体系的设计里面没有这个环节,相应的资源也保障不了。学校、家长还有学生都没有这个意识,加上受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影响,大家都想做劳心者,不想做劳力者,对于劳动在一个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客观上忽视了劳动教育。
第二是应试教育挤占了劳动教育的空间。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太重,应试教育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体育、美育,包括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大家还是追求分数,还是把智育放在最重要、最 优先的位置,劳动教育就只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了”。
第三,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存在错位。因为家长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排名,而不是孩子的全面成长。当然这也不能怪家长,现实情况就是这样,考分高就能上好学校,考分低就不行。这样家长唯恐因为劳动而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不让孩子参加劳动,更何况有些家长从内心就不愿意让孩子干体力活、手工活,生怕孩子将来胸无大志。
第四,我们在整个设计上,没有把劳动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我认为劳动应该是人生存的一种基本手段,应该像读书一样的,成为一种基本生活习惯,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没有做这种设计。
第五,没有相应的评价导向体系,也就是说,缺乏一个评价引导的指挥棒。如果将来能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学生的劳动情况能对其、就业等各方面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那必将大大促进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
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理解劳动的新内涵
关于劳动教育,存在不少认识误区。
个误区,就是把劳动教育简单等同于干活。
第二个误区,就是把劳动教育简单等同于技术教育。
劳动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一种素养,在思想观念上,要尊重劳动,要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这个中间除了技能,更有很多价值判断。通过劳动获得在智育和体育过程中得不到的体验,从而把人的综合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现代人的需要。
您刚才说到人工智能时代很多事让机器做了,我认为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劳动和劳动教育。在人工智能条件下,确实有很多事情机器可以替代人,但是这个过程中,一定不会没有劳动的空间,特别是创造性劳动,这个是机器替代不了的,而且会越来越重要。而从教育而非工作的角度看,劳动教育的功能更是人工智能所不可取代的。
开展劳动教育,如何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
(1)劳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说中小学生打扫卫生、学生值日、帮助老师做实验室的准备、参加公益活动等,都是劳动。我们要善于开发这个场景,学校里面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条件都可以利用。
(2)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劳动机会,利用好身边劳动教育的资源。每天的衣食住行、卧室的收拾、庭院的美化等,这些都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机会,只不过我们把这些机会剥夺了,成人抢着把家庭的活都干了,孩子没有劳动机会了。
加强劳动教育,需要学校与全社会共同努力
(1)首要的就是真正把劳动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作为教育切切实实的价值追求。从实际操作来说,必须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还有教育者自身四位一体的互动模式,在教学计划上要有总体设计,课程体系上有具体要求,教学资源有保障,教师有指导能力,评价体系跟得上,然后要按照既定的目标,德智体美劳同步地在教育过程中实施。
(2)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首先要有一个课程设计,必须把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的课程方案,作为必修的课程纳入进去。
人工智能何以改变教育
(1)人工智能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2)人工智能带动跨学科人才培养
(3)人工智能帮助因材施教,教育教学管理更加精准
(4)人工智能将使未来发展更加个性化和智慧化
以上就是教育学考研热点:新时代如何加强劳动教育。更多教育学考研热点,持续更新中。
相关推荐
教育学考研热点: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 |